劝化
拼音
quàn huà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uàn的字 拼音为huà的字 拼音为quan的字 拼音为hua的字基础解释
1.佛教指劝人为善。泛指劝勉感化。 2.募化。详细解释
佛教语。宣传教义,使人感悟向善。
《宋书·夷蛮传》引 南朝 宋 慧琳 《均善论》:“务劝化之业,结师党之势,苦节以要厉精之誉,护法以展陵竞之情。”《菩萨戒义疏》卷上:“不近人情,劝化人受戒功德,胜造八万四千寳塔。”
常用指劝教,劝勉。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二折:“如今着他去劝化,不怕不听。”《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回来给他一个事情,奬励奬励他,也好劝化劝化别人。”
犹募化。劝人施舍财物。
《释氏要览》卷中“造像”下引《罪福决疑经》:“僧尼白衣,或自财,或劝化得财,拟作佛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劝化-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勸化
劝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劝化quànhuà
动
①佛教指劝人为善,泛指劝勉感化。
②募化。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quàn huà
1、[教化]jiào huà
教育感化。
2、[浸染]jìn rǎn
1.逐渐沾染或感染。 2.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或被污染:血水~了白衬衣。这一带的水井和土地被海水~。
3、[感化]gǎn huà
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使人的思想、行为逐渐向好的方面变化:~失足者。
4、[感导]gǎn dǎo
感化诱导。
5、[影响]yǐng xiǎng
1.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父母应该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孩子。 2.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这件事造成很大的~。 3.传闻的;无根据的:模糊~之谈。
6、[感染]gǎn rǎn
1.病原体侵入机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引起病变;受到传染:伤口~了。身体不好,容易~流行性感冒。 2.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力。欢乐的气氛~了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