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筹
拼音
qián chó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ián的字 拼音为chóu的字 拼音为qian的字 拼音为chou的字基础解释
1.犹前箸。座前的筷子。 2.谓筹划。详细解释
犹前箸。座前的筷子。
唐 杨巨源 《酬卢员外》诗:“ 谢傅 旌旗控上游, 卢郎 罇俎借前筹。” 宋 杨万里 《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诗:“满盘山海眩芳珍,未借前筹已嚥津。”
谓筹划。
唐 张说 《右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每至入朝奏謁,升殿论边,山川险易,立成於聚米,攻守方略,一决於前筹。” 明 贺万祚 《周侍御行部》诗:“不独难危忧水旱,前筹更欲请长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前筹-汉语大词典前筹1.犹前箸。座前的筷子。
●唐杨巨源《酬卢员外》诗:“谢傅旌旗控上游,卢郎樽俎借前筹。”
●宋杨万里《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诗:“满盘山海眩芳珍,未借前筹已咽津。”
2.谓筹划。
●唐张说《右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每至入朝奏谒,升殿论边,山川险易,立成于聚米,攻守方略,一决于前筹。”
●明贺万祚《周侍御行部》诗:“不独难危忧水旱,前筹更欲请长缨。”
前筹借箸、前箸
【出典】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张良对曰:‘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三国魏·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
【释义】 张良曾向汉王刘邦借箸(筷子)为汉王指画军谋。后世用作谋划战略的典故。
【例句】 ①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2483)这里以“借前筹”自喻时任严武幕府参谋。②前筹自多暇,隐几接终朝。(杜甫《哭王彭州抡》2550)这里以“前筹”喻指王抡为幕府所作的谋划。③忠诚上资策,仁勇佐前筹。(王纬《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2843)这里以“前筹”指陆侍御参与军事筹划。④兹道诚可尚,谁为借前筹。(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3769)这里的“借前筹”指帮助筹划。作者用此典委婉表示期待友人予以援引。⑤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杜牧《河湟》5951)这里说元载曾为代宗谋划防御吐蕃事。⑥圜觚当分画,前箸此操持。(殷潜之《题筹笔驿》6309)这里以“前箸”典追述诸葛亮出师伐魏曾在筹笔驿筹划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