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度刘郎
拼音
qián dù liú l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ián的字 拼音为dù的字 拼音为liú的字 拼音为láng的字 拼音为qian的字 拼音为du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 拼音为la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前:指时间,往日的,过去的。
度:次,回。
刘郎:被用作泛指一般的文人或游子,或是借指那些经历过世事沧桑、有过政治坎坷经历的人。
词典解释
前度刘郎-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前度劉郎
前度刘郎-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前度刘郎前度看花郎
【出典】 见“无人不道看花回”条。
【释义】 刘禹锡于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司马召至长安,游玄都观曾作《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十四年后又回长安重游玄都观,作诗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之句。后因以前度刘郎指刘禹锡,亦用为世事变迁或看桃花的典故。
【例句】 ①前度刘郎今度客,嗟老矣,鬓成丝。(韩元吉《江神子·建安县戏赵德庄》1396)这里以前度刘郎自称,与首句之“看花”相扣。②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1402)这里用以切题,暗亦以悲光景之迁移。③前度刘郎诗句,祗咏丹青摹写,佳境未亲逢。(曹冠《水调歌头》[游燕赏潭洞]1536)这里以指刘禹锡。刘禹锡有“远写丹青到雍州”之句咏此,故以揭出。④前度看花白发郎,平生痼疾是清狂。(刘克庄《鹧鸪天·腹疾困睡和朱希真词》2642)这里由姓氏相同,引刘禹锡自比,亦以表明自己豪放的心性。⑤前度刘郎重唤渡,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刘辰翁《青玉案·微晴渡观桃,非复前日弥望之盛……》3206)这里由姓氏相同,用以自指,亦以叹稠塘桃树砍伐殆尽,不复有昔日之盛。
出处
引证
宋-苏轼--《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矣。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
近代-文康-二十八回-《儿女英雄传》: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小姐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着十分羞涩。
明-徐复祚--《红梨记·再错》:这桃花从蓬岛分,休则向玄都问。谁知道前度刘郎,再来时,面貌堪颦。
近现代-温见--《香江席上示雪兄》诗:去日苦多人已老,何时能得月长圆?故乡心事他乡梦,前度刘郎泪黯然。
故事
宋-苏轼--《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矣。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
近代-文康-二十八回-《儿女英雄传》: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小姐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着十分羞涩。
明-徐复祚--《红梨记·再错》:这桃花从蓬岛分,休则向玄都问。谁知道前度刘郎,再来时,面貌堪颦。
近现代-温见--《香江席上示雪兄》诗:去日苦多人已老,何时能得月长圆?故乡心事他乡梦,前度刘郎泪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