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口捷给
拼音
lì kǒu jié j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kǒu的字 拼音为jié的字 拼音为gěi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kou的字 拼音为jie的字 拼音为gei的字基础解释
利口:伶俐的口齿。给:言辞敏捷、敏捷的应对。能说会道、言辞敏捷、善于应对。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利口:锋利的口才。
捷给:应对敏捷。
词典解释
利口捷给-中华成语大词典利口捷给
【拼音】:lì kǒu jié jǐ
解释
给:言辞敏捷。能说会道、言辞敏捷、善于应对。
出处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敩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示例
近义词
伶牙俐齿、巧舌如簧
反义词
笨嘴拙舌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同:利口捷給
出处
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敩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引证
宋-张方平--《论新法》:吉人之辞寡,言人讷于言,外若不足,其中诚也;利口捷给,外若有余, 其中伪也。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新编·富国·吏治》:有长于吏治而疏于出纳,以致钱粮亏空者;有 利口捷给,论事多中,而于职守事务全无实济者。
东汉-班固--《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故事
宋-张方平--《论新法》:吉人之辞寡,言人讷于言,外若不足,其中诚也;利口捷给,外若有余, 其中伪也。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新编·富国·吏治》:有长于吏治而疏于出纳,以致钱粮亏空者;有 利口捷给,论事多中,而于职守事务全无实济者。
东汉-班固--《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