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柝
拼音
jī tuò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tuò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tuo的字基础解释
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易·繫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晋 葛洪《抱朴子·诘鲍》:“重门有击柝之警,治戎遏暴客之变。”唐 杜甫《暮归》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復乌啼。”《宋朝事实类苑·官政治绩·张乖崖一》引 宋 沉括《梦溪笔谈》:“时贼锋方敛,纪纲过肃,蜀 民尚怀击柝之惴。”明 高启《中秋翫月张校理宅得南字》诗:“关山几处未解兵,击柝不寐愁丁男。”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市头的电灯发出苍黄的冷光,击柝的声音三下,电车早已停了。”详细解释
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易·繫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重门有击柝之警,治戎遏暴客之变。” 唐 杜甫 《暮归》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復乌啼。”《宋朝事实类苑·官政治绩·张乖崖一》引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时贼锋方敛,纪纲过肃, 蜀 民尚怀击柝之惴。” 明 高启 《中秋翫月张校理宅得南字》诗:“关山几处未解兵,击柝不寐愁丁男。”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市头的电灯发出苍黄的冷光,击柝的声音三下,电车早已停了。”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击柝-辞源3同:擊柝
击柝-汉语大词典击柝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易·系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重门有击柝之警,治戎遏暴客之变。”
●唐杜甫《暮归》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宋朝事实类苑·官政治绩·张乖崖一》引宋沈括《梦溪笔谈》:“时贼锋方敛,纪纲过肃,蜀民尚怀击柝之惴。”
●明高启《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得南字》诗:“关山几处未解兵,击柝不寐愁丁男。”
●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市头的电灯发出苍黄的冷光,击柝的声音三下,电车早已停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jī tuò
1、他胸怀大志,怎肯老当抱关击柝的人。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jī tuò
1、[打更]dǎ gēng
1.旧时把一夜分做五更,每到一更,巡夜的人打梆子或敲锣报时,叫打更。 2.巡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