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警入跸
拼音
chū jǐng rù b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ū的字 拼音为jǐng的字 拼音为rù的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 拼音为jing的字 拼音为ru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谓帝王出入时警戒清道,禁止行人。详细解释
谓帝王出入时警戒清道,禁止行人。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警蹕,所以戒行徒也。 周 礼蹕而不警, 秦 制出警入蹕,谓出军者皆警戒,入国者蹕止也。故云出警入蹕也。”《旧唐书·孙伏伽传》:“天子之居也,则禁卫九重;其动也,则出警入蹕。”《宣和遗事》前集:“陛下贵为天子,身居九重,居则左史右言,动则出警入蹕。”《三国演义》第六八回:“ 操 乃拜命受‘魏王’之爵,冕十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用天子车服鑾仪,出警入蹕。”
按字解释
出: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
警:警戒。
入:进来或进去(跟“出”相对)。
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行人通行。
词典解释
出警入跸-中华成语大词典出警入跸
【拼音】:chū jǐng rù bì
解释
警:警戒;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指旧时帝王外出和回来时,路过的地方严加戒备。
出处
《汉书·梁孝王传》:“出称警,入言跸。”
示例
可戴十二旒冠冕,建天子旌旗,~,乘金根车。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同:出警入蹕
出处
引证
晋-崔豹--《古今注·上·舆服》:秦制出警入跸,谓出军者皆警戒,入国者皆跸止也。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高祖纪》:五月乙巳,天子诏高祖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
元-唐元--《汉文帝不受千里马诏》:朕赖天地宗庙之灵,四方无虞,深居九重,出警入跸,将焉用之?其复还某国。
明-张岳--《谏南巡疏》:况天下大器也,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是以止则深宫闭门,动则出警入跸,郑重如此,而意外之患,时或有之。
东汉-班固-四七-《汉书·梁孝王武传》:(孝王)得赐天子旌旗,从千乘万骑,出称警,入言𫎳,儗于天子。
明-冯梦龙-二一-《古今小说》:钱镠虽受王封,其实与皇帝行动不殊,一般出警人跸,山呼万岁。
故事
晋-崔豹--《古今注·上·舆服》:秦制出警入跸,谓出军者皆警戒,入国者皆跸止也。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高祖纪》:五月乙巳,天子诏高祖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
元-唐元--《汉文帝不受千里马诏》:朕赖天地宗庙之灵,四方无虞,深居九重,出警入跸,将焉用之?其复还某国。
明-张岳--《谏南巡疏》:况天下大器也,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是以止则深宫闭门,动则出警入跸,郑重如此,而意外之患,时或有之。
东汉-班固-四七-《汉书·梁孝王武传》:(孝王)得赐天子旌旗,从千乘万骑,出称警,入言𫎳,儗于天子。
明-冯梦龙-二一-《古今小说》:钱镠虽受王封,其实与皇帝行动不殊,一般出警人跸,山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