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府
拼音
nèi f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èi的字 拼音为fǔ的字 拼音为nei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皇宫的仓库。详细解释
《周礼》官名,掌管王室库藏。
《周礼·天官·内府》:“内府掌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
王室的仓库。
《韩非子·十过》:“若受我币而假我道,则是宝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鼲鼦、狐貉、采旃、文罽,充於内府。”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詔才人索。” 清 龚自珍 《重摹宋刻洛神赋九行跋尾》:“玉版则 雍正 中濬 西湖 得之,入内府,拓本徧 杭州 。”
清 代的内务府简称“内府”。
清 张际亮 《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内府诸郎领关榷,明珠节履翠为衣。”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内府-汉语大词典内府1.《周礼》官名,掌管王室库藏。
●《周礼·天官·内府》:“内府掌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
2.王室的仓库。
●《韩非子·十过》:“若受我币而假我道,则是宝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
●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清龚自珍《重摹宋刻洛神赋九行跋尾》:“玉版则雍正中浚西湖得之,入内府,拓本遍杭州。”
3.清代的内务府简称“内府”。
●清张际亮《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内府诸郎领关榷,明珠节履翠为衣。”
唐代折冲府有内府、外府的区别,相沿称为内军、外军。内府指划归五府三卫和东宫三府三卫管辖的折冲府。三卫是亲卫、勋卫、翊卫。亲卫的府称亲府;勋卫、翊卫的府称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翊二府。属东宫的勋、翊不分一、二,故为三府三卫。不属五府管辖的折冲府都是外府。内府卫士规定应由五品以上官吏子孙充当,用以宿卫宫廷内部。外府卫士的拣点,也先考虑资财,其次材力,再其次丁口,尽先从地主阶级中拣点,其次才及于农民、手工业者,其目的在建立地主阶级本阶级的武装力量。但实行不久,富室强丁即以行贿得免,或雇人代役,把兵役完全转嫁给贫苦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