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
拼音
nèi s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èi的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ne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太监。详细解释
在皇帝宫廷侍奉,供使唤。
《汉书·金日磾传赞》:“世名忠孝,七世内侍。”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同王子 洛 滨之岁,实惟 辟彊 内侍之年。”
在宫中供使唤的人。
《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事发觉, 党 乃縊杀内侍三人,以絶口语。”
官名。
隋 置内侍省,所掌皆宫廷内部事物。虽亦参用士人,主要仍为宦官之职。 唐 沿用不改,全部以太监充当。 宋 代增设入内内侍省和内侍省,称前后省,前者尤为亲幸。在宫内执役的隶属入内内侍省,在殿中执役的隶属内侍省。其官有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诸名。后因称宦官为内侍。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有《名宦録》,臣昔年於江南 无锡 道中,曾呈御览,内侍 梁九功 传旨‘知道’。”参阅《通典·职官九》、《续通典·职官九》。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内侍-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內侍
内侍-汉语大词典内侍1.在皇帝宫廷侍奉,供使唤。
●《汉书·金日磾传赞》:“世名忠孝,七世内侍。”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同王子洛滨之岁,实惟辟彊内侍之年。”
2.在宫中供使唤的人。
●《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事发觉,党乃缢杀内侍三人,以绝口语。”
3.官名。
●隋置内侍省,所掌皆宫廷内部事物。虽亦参用士人,主要仍为宦官之职。
●唐沿用不改,全部以太监充当。
●宋代增设入内内侍省和内侍省,称前后省,前者尤为亲幸。在宫内执役的隶属入内内侍省,在殿中执役的隶属内侍省。其官有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诸名。后因称宦官为内侍。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有《名宦录》,臣昔年于江南无锡道中,曾呈御览,内侍梁九功传旨‘知道’。”
参阅《通典·职官九》、《续通典·职官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