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阇
拼音
lán d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án的字 拼音为dū的字 拼音为lan的字 拼音为du的字基础解释
亦作“兰奢”。梵语或伊朗语译音。为褒赞之辞。详细解释
亦作“ 兰奢 ”。梵语或伊朗语译音。为褒赞之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王丞相 拜 扬州 ,宾客数百人竝加霑接,人人有説色。唯有 临海 一客姓 任 及数胡人为未洽。公因便还到过 任 边云:‘君出, 临海 便无復人。’ 任 大喜説。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闍,兰闍。’羣胡同笑,四坐竝懽。”《朱子语类》卷一三六:“ 王导 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谓胡僧曰:‘兰奢,兰奢。’乃胡语之藵誉者也。”一说,即兰若。见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后人亦间有用之者。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四章:“盖今之沙门,虽身在兰闍,而情趣缨茀者,固如是耳。”参见“ 兰若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兰阇-汉语大词典兰阇梵语或伊朗语译音。为褒赞之辞。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说色。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洽。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群胡同笑,四坐并欢。”
●《朱子语类》卷一三六:“王导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谓胡僧曰:‘兰奢,兰奢。’乃胡语之褒誉者也。”一说,即兰若。见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杂识》。后人亦间有用之者。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四章:“盖今之沙门,虽身在兰阇,而情趣缨茀者,固如是耳。”
参见“兰若”。
弹指兰阇
【出典】 《世说新语·政事》:“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说色。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洽,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群胡同笑,四坐并欢。”近人余嘉锡笺疏:“《朱子语类》百三十六曰:‘王导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谓胡僧曰:“兰奢,兰奢。”乃胡语之褒誉者也。’”嘉锡案:‘兰奢当作兰阇,……(王)伯厚谓兰阇即兰若,当别有所本。译音本无定字也。茂宏(王导)之意,盖赞美诸胡僧于宾客喧噪之地,而能寂静安心,如处菩提场中。然则己之未加沾接者,正恐扰其禅定耳。群胡意外得此褒誉,故皆大欢喜也。’”
【释义】 兰阇,意为寂静处。东晋丞相王导很会应酬宾客,他接待胡僧,用佛家的动作和术语,解除对方的被冷落之感,使对方很满意。
【例句】 朝衣熨贴天香在,如今但、弹指兰阇。(尹济翁《风入松·癸巳寿须溪》3257)这里活用本典表示境遇的变化,过去在朝居官,如今处于寂寞,并暗示同“胡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