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陉
拼音
bā xí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ā的字 拼音为xíng的字 拼音为ba的字 拼音为xing的字基础解释
指 太行山 的八陉。详细解释
指 太行山 的八陉。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怀州》:“ 太行陘 在县( 河内县 )西北三十里。连山中断曰陘。《述征记》曰:‘ 太行山 首始於 河内 ,自 河内 北至 幽州 ,凡有八陘:第一曰 軹关陘 ,今属 河南府 济源县 ,在县理西十一里;第二 太行陘 ,第三 白陘 ,此两陘,今在 河内 ;第四 滏口陘 ,对 鄴 西;第五 井陘 ,第六 飞狐陘 ,一名 望都关 ,第七 蒲阴陘 ,此三陘在 中山 ;第八 军都陘 ,在 幽州 太行陘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八陉-汉语大词典八陉指太行山的八陉。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怀州》:“太行陉在县(河内县)西北三十里。连山中断曰陉。《述征记》曰:‘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第一曰轵关陉,今属河南府济源县,在县理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此两陉,今在河内;第四滏口陉,对邺西;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一名望都关,第七蒲阴陉,此三陉在中山;第八军都陉,在幽州太行陉。’”
太行八陉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晋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第一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县),第二太行陉(在今河南沁阳县),第三白陉(在今河南辉县),第四滏口陉(在今河北磁县),第五井陉(在今河北获鹿县),第六飞狐陉(在今河北蔚县),第七蒲阴陉(在今河北易县),第八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向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