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
拼音
bā gōng sh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ā的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ba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八公山-中国神话大词典八公山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淝水》:“(淝水)北对八公山,山上有淮南王刘安庙。刘安,是汉高帝之孙,厉王长子也,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养方术之徒数十人,皆为俊异焉。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驻衰之术,未敢相闻。’八公咸变成童,王甚敬之。八士并能炼金化丹,出入无间。乃与安登山,薶金于地,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舐之者,俱得上升。其所升之处,践石皆陷,人马迹存焉。故山即以八公为目。”按:八公山在今安徽省凤台县东南,淝水之北。淝水之战时,前秦苻坚登寿阳城望八公山草木,皆以为晋兵,即此山。据《凤阳府志·山川考》,八公为: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八人。
八公山ㄅㄚ ㄍㄨㄥ ㄕㄢbāɡōnɡshān1.山名。位於安徽壽縣東北淮河之南、東淝河之北。相傳漢時淮南王劉安與八位友人煉丹於此,故名。東晉太元八年(383),東晉軍隊禦守八公山,與前秦軍隊決戰於此,史稱「淝水之戰」。後秦兵潰敗,苻堅登壽陽城,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似人形,以為晉兵將至。後世遂有「草木皆兵」的典故。2.山名。位於安徽和縣之北。相傳因有八位仙人在此處下棋飲酒,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