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孝出悌
拼音
rù xiào chū t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rù的字 拼音为xiào的字 拼音为chū的字 拼音为tì的字 拼音为ru的字 拼音为xiao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 拼音为t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入:进,由外到内。
孝:孝顺,善事父母。古代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
出:从里面到外面。
悌:古也作“弟”,敬爱兄长。
词典解释
入孝出悌-中华成语大词典入孝出悌
【拼音】:rù xiào chū tì
解释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出处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示例
诸子敬奉教,从进士,贡有司,~,朝经暮史,闾巷之间循循焉。 ★宋·叶適《孟达甫墓志铭》
近义词
入孝出弟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等
入孝出悌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宋叶适《孟达甫墓志铭》:“诸子敬奉教,从进士,贡有司,入孝出悌,朝经暮史,闾巷之间循循焉。”亦作“入孝出弟”。
●宋朱熹《<小学>题辞》:“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弟,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
出处
引证
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人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宋-叶適--《孟达甫墓志铭》:诸子敬奉教,从进士,贡有司,入孝出悌,朝经暮史,闾巷之间循循焉。
宋-朱熹--《〈小学〉题辞》:小学之方,洒扫应对,人孝出弟,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
明-宋濂--《复古轩记》:古之人入孝出弟,如用菽粟布帛,斯须不可离。今或有凌犯之者,我当复之。
近代-文康-三六回-《儿女英雄传》:门生在家闭户读书,懔尊庭训,不过守着几句入孝出悌的常经,那里有甚么阴德?
战国-荀子等--《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故事
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人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宋-叶適--《孟达甫墓志铭》:诸子敬奉教,从进士,贡有司,入孝出悌,朝经暮史,闾巷之间循循焉。
宋-朱熹--《〈小学〉题辞》:小学之方,洒扫应对,人孝出弟,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
明-宋濂--《复古轩记》:古之人入孝出弟,如用菽粟布帛,斯须不可离。今或有凌犯之者,我当复之。
近代-文康-三六回-《儿女英雄传》:门生在家闭户读书,懔尊庭训,不过守着几句入孝出悌的常经,那里有甚么阴德?
战国-荀子等--《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