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伐怨欲
拼音
kè fá yuàn y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kè的字 拼音为fá的字 拼音为yuàn的字 拼音为yù的字 拼音为ke的字 拼音为fa的字 拼音为yuan的字 拼音为yu的字基础解释
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详细解释
- 【解释】: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按字解释
克:好胜。
伐:骄矜。
怨:怨恨。
欲: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词典解释
克伐怨欲-中华成语大词典克伐怨欲
【拼音】:kè fá yuàn yù
解释
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出处
《论语·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示例
万厉甲辰九日,东林会讲~。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克伐怨欲1.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
●《论语·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克,好胜人也;伐,自伐其功也;怨,忌小怨也;欲,贪欲也。”
●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二:“饮酒温克,则克为良;克伐怨欲,则克为狠。”
2.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于谦狱论》:“万历甲辰九日,东林会讲克伐怨欲。”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宽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引证
南宋-朱熹等--《朱子语类》:或问:“非礼勿视听言动,程子以为‘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却是与‘克伐怨欲不行’底相似。”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于谦狱论》:万历甲辰九日,东林会讲克伐怨欲。
唐-李翱--《与淮南节度使书》:翱自十五已后,即有志于仁义,见孔子之论高弟,未尝不以及物为首,克伐怨欲不行,未得为仁。
宋-阳枋--《说经·君子素其位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便是中立而不倚,不怨天尤人,只理会正己,不知其他,至此则克伐怨欲都无。
清-蔡世远--《诸罗县学记》:吾父子兄弟,肫然蔼然,尽吾爱敬之忱也,克伐怨欲之心何自而生哉!
元-李治-卷二-《敬斋古今黈》:饮酒温克,则克为良;克伐怨欲,则克为狠。
故事
南宋-朱熹等--《朱子语类》:或问:“非礼勿视听言动,程子以为‘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却是与‘克伐怨欲不行’底相似。”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于谦狱论》:万历甲辰九日,东林会讲克伐怨欲。
唐-李翱--《与淮南节度使书》:翱自十五已后,即有志于仁义,见孔子之论高弟,未尝不以及物为首,克伐怨欲不行,未得为仁。
宋-阳枋--《说经·君子素其位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便是中立而不倚,不怨天尤人,只理会正己,不知其他,至此则克伐怨欲都无。
清-蔡世远--《诸罗县学记》:吾父子兄弟,肫然蔼然,尽吾爱敬之忱也,克伐怨欲之心何自而生哉!
元-李治-卷二-《敬斋古今黈》:饮酒温克,则克为良;克伐怨欲,则克为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