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使
拼音
tǎng sh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ǎng的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tang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倘若:~不及早医治,就会变成顽疾。详细解释
假如;如果。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倘使 陈留 逸调,下探 柯亭 之篠, 会稽 阴德,傍眷 餘溪 之蔡;则迴眸之报,不独著於前龟,清亮之音,谁专称於往笛。” 鲁迅 《野草·希望》:“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 巴金 《<巴金选集>后记》:“读者倘使能够拿过去跟今天比较,或者可以得到一点点并非消极的东西。”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倘使-中華語文大辭典倘使ㄊㄤˇ ㄕˇtǎnɡshǐ假若;如果。[例]~明天下雨,行程就順延一天。
倘使-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倘使ㄊㄤˇ ㄕˇtǎng shǐ倘若倘若、假使假使、假如假如、如果如果假使、如果。錢穆〈陽明成學前的一番經歷〉:「倘使叫聖人來處此境,還有何辦法呢?」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tǎng shǐ
1、倘使人们果真都奉行知雄守雌的哲学,互不相“争”,社会还能进步吗?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tǎng shǐ
1、[如果]rú guǒ
连词。一般用于上半句,表示假设,下半句推出结论或提出问题,常用“那么”“那”“则”“就”等词呼应:~有困难,我们自己可以克服。
2、[倘若]tǎng ruò
表示假设:你~不信,就亲自去看看吧。
3、[假若]jiǎ ruò
如果:~遇见这种事,你该怎么办?
4、[假使]jiǎ shǐ
如果:~你同意,我们明天一清早就出发。
5、[要是]yào shi
如果;如果是:~你想参加,我可以当介绍人。这事~他知道了,一定会生气的。~别人,事情恐怕就办不成了。
6、[借使]jiè shǐ
1.假设连词。假如,倘若。汉 贾谊《过秦论下·事势》:“借使 秦王 计上世之事,并 殷 周 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晋 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则巍巍之盛,仰邈前贤,洋洋之风,俯冠来籍。”宋 司马光《论衙前札子》:“借使今日家产直十万者充衙前,数年之后,十万者尽,则九万者必当之矣。” 2.假设连词。即使,纵然。《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刘曜 虽东征,其子 胤 守 长安,未易轻也。借使小有所获,彼若释东方之图,还与我校;祸难之期,未可量也。”宋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臣疎贱,在闕门之外,朝廷之事不能尽知;借使闻之道路,又不知其虚实也。”《元史·世祖纪六》:“借使 似道 实轻汝曹,特 似道 一人之过耳,且汝主何负焉。正如所言,则 似道 之轻汝也固宜。”
7、[若是]ruò shì
如果;如果是:他~不来,咱们就找他去。
8、[假如]jiǎ rú
连词。如果,表示假设:~不把基础打好,以后学习就会有许多困难。
9、[假设]jiǎ shè
1.姑且认定:这本书印了十万册,~每册只有一个读者,那也就有十万个读者。 2.虚构:故事情节是~的。 3.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假设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成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