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秀
拼音
jùn xi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ùn的字 拼音为xiù的字 拼音为jun的字 拼音为xiu的字基础解释
1.相貌美丽清秀。 2.才智杰出。也指才智杰出的人。详细解释
才智杰出的人。
《后汉书·党锢传序》:“学中语曰:‘天下模楷 李元礼 ,不畏强御 陈仲举 ,天下俊秀 王叔茂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鲁肃 、 诸葛瑾 等始为宾客。”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太学。” 朱德 《新农村》诗:“后起青年多俊秀,秋高试马壮而肥。”
才智杰出。
宋 叶适 《学校》:“ 崇观 间,以俊秀闻於学者,旋为大官。” 陶成章 《浙案纪略》:“创建 求是书院 ,招俊秀生徒,研究中西科学。”
秀美。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四折:“如此般蠢坌身子、麄奘腰枝,却生的这般俊秀的孩儿。”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一:“她莫名其妙地望了他一眼,看他俊秀的面孔上满是笑容。” 朱德 《过五指山》诗:“幽谷多俊秀,草木尽峥嶸。”
明 代庶民纳粟入国子监者之称。
《明史·选举志一》:“迨开纳粟之例,则流品渐淆,且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而监生益轻。”
清 代汉族官吏无出身者之称。
《清会典·吏部四·文选清吏司》:“凡官之出身有八……无出身者, 满洲 蒙古 汉 军曰閒散, 汉 曰俊秀。”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俊秀-汉语大词典俊秀1.才智杰出的人。
●《后汉书·党锢传序》:“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太学。”
●朱德《新农村》诗:“后起青年多俊秀,秋高试马壮而肥。”
2.才智杰出。
●宋叶适《学校》:“崇观间,以俊秀闻于学者,旋为大官。”
●陶成章《浙案纪略》:“创建求是书院,招俊秀生徒,研究中西科学。”
3.秀美。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四摺:“如此般蠢坌身子、粗奘腰枝,却生的这般俊秀的孩儿。”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一:“她莫名其妙地望了他一眼,看他俊秀的面孔上满是笑容。”
●朱德《过五指山》诗:“幽谷多俊秀,草木尽峥嵘。”
4.明代庶民纳粟入国子监者之称。
●《明史·选举志一》:“迨开纳粟之例,则流品渐淆,且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而监生益轻。”
5.清代汉族官吏无出身者之称。
●《清会典·吏部四·文选清吏司》:“凡官之出身有八……无出身者,满洲蒙古汉军曰闲散,汉曰俊秀。”
俊秀俊秀ㄐㄩㄣˋ ㄒ丨ㄡˋjùnxiù容貌秀美;才德等出眾的人。也作「秀俊」。[例]容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jùn xiù
1、尽管他长相俊秀,但却面目可憎。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jùn xiù
1、[清秀]qīng xiù
美丽而不俗气:面貌~。妹妹比姐姐长得要~一些。
2、[俊俏]jùn qiào
(相貌)好看:模样~。
3、[姣好]jiāo hǎo
美丽;美好:姿容~。~的身段。
4、[俏丽]qiào lì
俊俏美丽:容貌~。
5、[俊美]jùn měi
俊秀:容貌~。
6、[英秀]yīng xiù
1.优美;高尚。《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温 虽智非从横,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卓躒冠群。” 2.才能卓越的人。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舍英秀而杖常民者,吾知其不能叙彝伦而臻升平矣。”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孟坚 又云:‘刘向、扬雄 博极群书,皆服其善叙事。’岂时无英秀,易为雄霸者乎?不然,何虚誉之甚也!”金 党怀英《君锡生子四月八日》诗:“蓟山 东盘 出英秀,政与德门宜子孙。” 3.俊美。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花奴 但英秀过人,悉无此状,故无猜也。”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复之》:“《本朝名臣传》云:‘钱若水 额有异骨,山庭月角,姿仪英秀。’”冰心《斯人独憔悴》:“头等车上,凭窗立着一个少年……眉目很英秀。”
7、[俊丽]jùn lì
形容相貌、体态俊俏秀丽。
8、[挺秀]tǐng xiù
(身材、树木等)挺拔秀丽:峰峦~。字体~。
9、[秀丽]xiù lì
清秀美丽:容貌~。~的桂林山水。
10、[英俊]yīng jùn
1.才能出众:~有为。 2.容貌俊秀又有精神:~少年。
11、[美丽]měi lì
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的花朵。祖国的山河是多么庄严~!
反义词
jùn xiù
1、[丑陋]chǒu lòu
(相貌或样子)难看:相貌~。
2、[丑恶]chǒu è
丑陋恶劣:~嘴脸。
3、[粗陋]cū lòu
1.粗糙简陋:~的茅屋。陈设~。 2.粗俗丑陋: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