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像
拼音
fǎng xià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ǎng的字 拼音为xiàng的字 拼音为fang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
1.隐约貌。 2.好象,似乎。 3.模仿。 4.亦作“倣象”。模仿。详细解释
隐约貌。
《文选·木华<海赋>》:“且希世之所闻,恶审其名?故可仿像其色,靉靆其形。” 李善 注:“仿像、靉靆,不审之貌。” 南朝 齐 王融 《巫山高》诗:“仿像 巫山 高,薄暮 阳臺 曲。”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仿像识鮫人,空蒙辨鱼艇。”
好象,似乎。
《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昔从 邯郸 张冏 母 司徒氏 相,云吾当有贵子孙,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
模仿。
《晋书·刘粲载记》:“﹝ 粲 ﹞好兴造宫室,相国之府仿像紫宫。”
亦作“ 倣象 ”。模仿。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即诣故居,朝来之大宅宏门,改张新旧,曾无倣像。”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后儒之所谓著察者,亦是狃於闻见之狭,蔽於沿习之非,而依拟倣象於影响形迹之间,尚非圣门之所谓著察者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仿像-汉语大词典仿像1.隐约貌。
●《文选·木华<海赋>》:“且希世之所闻,恶审其名?故可仿像其色,叆叇其形。”
李善注:“仿像、叆叇,不审之貌。”
●南朝齐王融《巫山高》诗:“仿像巫山高,薄暮阳台曲。”
●唐杜甫《渼陂西南台》诗:“仿像识鲛人,空濛辨鱼艇。”
2.好象,似乎。
●《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昔从邯郸张冏母司徒氏相,云吾当有贵子孙,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
3.模仿。
●《晋书·刘粲载记》:“﹝粲﹞好兴造宫室,相国之府仿像紫宫。”
仿像(2)亦作“仿象”。
模仿。
●唐薛用弱《集异记·李清》:“即诣故居,朝来之大宅宏门,改张新旧,曾无仿像。”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后儒之所谓着察者,亦是狃于闻见之狭,蔽于沿习之非,而依拟仿象于影响形迹之间,尚非圣门之所谓着察者也。”
仿像(3)隐约貌。
●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奄人祇之仿像,共光气而寂寥。”仿,一本作“仿”。
【仿像】仿佛相似。文選 晉 木玄虚(華)海賦:“且希世之所聞,惡審其名。故可仿像其色,靉霼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