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取人
拼音
yǐ yán qǔ ré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ǐ的字 拼音为yán的字 拼音为qǔ的字 拼音为rén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 拼音为qu的字 拼音为ren的字基础解释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详细解释
- 【解释】: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
-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按字解释
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凭、根据。
言:话;言语。
取人:选择人。
词典解释
以言取人-教育部成語典【台湾】以言取人㊣ㄧˇ ㄧㄢˊ ㄑㄩˇ ㄖㄣˊyǐ yán qǔ rén釋義根據一個人的言論來判斷其人品。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傳・澹臺滅明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24697以言取人㊣ㄧˇ ㄧㄢˊ ㄑㄩˇ ㄖㄣˊyǐ yán qǔ rén釋義根據一個人的言論來判斷其人的標準。見《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澹臺滅明》:「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貌取人以貌取人備註附出現頻次較低的參考成語表號FL00000000620以言取人備註頻7書中國成語大辭典、簡明實用成語辭典、實用成語辭典(1)(2)(1)、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大辭典(上)(下)、成語典號FL00000034043
以言取人-中华成语大词典以言取人
【拼音】:yǐ yán qǔ rén
解释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
出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示例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失之宰予。”
近义词
以辞取人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出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引证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明-方汝浩-第四九回-《禅真后史》:世上要如此君友爱不争者最少,然以言取人,惟恐有失,特反言钓之,彼奋然激怒而去。
宋-阳枋--《与李和甫使君论时政书》:此三者今世之大患,疣痼坚积,牢不可破。欲以言取人,以言决事,以言立政,以言责效,岂不难哉!
清-李中简--《甘泉令玉莲洲星烛文稿序》:佳士必不苟于立言,其致身之资,往往愈久而不能忘,而以言取人者,亦乐得而论定之。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故事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明-方汝浩-第四九回-《禅真后史》:世上要如此君友爱不争者最少,然以言取人,惟恐有失,特反言钓之,彼奋然激怒而去。
宋-阳枋--《与李和甫使君论时政书》:此三者今世之大患,疣痼坚积,牢不可破。欲以言取人,以言决事,以言立政,以言责效,岂不难哉!
清-李中简--《甘泉令玉莲洲星烛文稿序》:佳士必不苟于立言,其致身之资,往往愈久而不能忘,而以言取人者,亦乐得而论定之。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造句
接龙
人地生疏 疏不间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yǐ yán qǔ rén
1、[以辞取人]yǐ cí qǔ rén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同“以言取人”。
2、[以言为讳]yǐ yán wéi huì
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