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亡政息
拼音
rén wáng zhèng x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rén的字 拼音为wáng的字 拼音为zhèng的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ren的字 拼音为wang的字 拼音为zheng的字 拼音为xi的字基础解释
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详细解释
- 【解释】: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 【出自】:《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按字解释
人:人类。
亡:失去。
政:政权;政治。
息:废,灭。
词典解释
人亡政息-中華語文大辭典人亡政息人亡政息ㄖㄣˊ ㄨㄤˊ ㄓㄥˋ ㄒ丨ˊrénwánɡ-zhènɡxíㄖㄣˊ ㄨㄤˊ ㄓㄥˋ ㄒ丨rénwánɡ-zhènɡxī語本《禮記‧中庸》:「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意謂一個人不在位,則其所制定的政策也就隨之停止。[例]人存政舉、~之事,屢見不鮮。
人亡政息-中华成语大词典人亡政息
【拼音】:rén wáng zhèng xī
解释
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出处
《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示例
就令当局者果然高尚纯洁,不过变名的圣君贤相,结果还会落得个~。 ★清·梁启超《外交欤内政欤》
近义词
反义词
人存政举
语法
作谓语、补语;用于行政
出处
《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引证
宋-王安石--《明州新刻漏铭》:自古在昔,挈壶有职。匪器则弊,人亡政息。
现代-李大钊--《李大钊选集》:古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之言,终寓有不磨之理。
近代-梁启超--《外交欤内政欤》:就令当局者果然高尚纯洁,不过变名的圣君贤相,结果还会落得个人亡政息。
当代-王火-(三)卷六-《战争和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北宋-徐铉--《翰林学士江简公集序》:士君子藏器于身,应物如响,成天下之务者,存乎事业;通万物之情者,在乎文辞。然则日月不知,人亡政息……自非遗文馀教。则作者之道或几乎息矣。
故事
宋-王安石--《明州新刻漏铭》:自古在昔,挈壶有职。匪器则弊,人亡政息。
现代-李大钊--《李大钊选集》:古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之言,终寓有不磨之理。
近代-梁启超--《外交欤内政欤》:就令当局者果然高尚纯洁,不过变名的圣君贤相,结果还会落得个人亡政息。
当代-王火-(三)卷六-《战争和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北宋-徐铉--《翰林学士江简公集序》:士君子藏器于身,应物如响,成天下之务者,存乎事业;通万物之情者,在乎文辞。然则日月不知,人亡政息……自非遗文馀教。则作者之道或几乎息矣。
造句
rén wáng zhèng xī
1、政策应保持连续性,不能人亡政息。
接龙
息息相通 通共有无 无所忌惮 惮赫千里 里丑捧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rén wáng zhèng xī
1、[人存政举]rén cún zhèng jǔ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