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蛙
拼音
jǐng wā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ǐng的字 拼音为wā的字 拼音为jing的字 拼音为wa的字基础解释
井底的青蛙,借指见识不广。详细解释
亦作“ 井鼃 ”。井底之蛙。比喻见闻狭隘,目光短浅的人。
《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鼃,“ 蛙 ”的古字。虚,所居之处。 宋 苏轼 《辨道歌》:“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至惊井蛙。”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唉,那是客臣的井蛙之见喽,所谓‘情人眼里出 西施 ’啦。”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井蛙-中華語文大辭典井蛙ㄐ丨ㄥˇ ㄨㄚjǐnɡwā語出《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比喻識見狹小、淺陋的人。[例]~語海|~之見。
井蛙-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井底观天(井蛙)
【出典】 《庄子·秋水》: “北海若曰: ‘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又,唐·韩愈《原道》:“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又,宋·苏轼诗《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
【释义】 井鼃即井蛙,也有人以为“鼃”是为井中小鱼。但一般都以为应是“井蛙”,比喻见识浅陋的人。“井底观天”语出于此,如苏轼所说的“坐井蛙”即是(“谈天衍”见本书“谈天口”条)。韩愈说老子“坐井观天”也是如此。
【例句】 ①向管中窥豹那知外,坐井底观天又出来。(周德清套曲[南吕·一枝花]《遗张伯元》[隔尾])作者用“井底观天”成语比喻自己学识不够渊博。②叹釜里游鱼,羡林中归鸟,厌井底鸣蛙。(汪元亨[双调·折桂令]《归隐》)井底鸣蛙比喻目光短浅的名利之徒。③古圣贤传留《周易》经,有几人能穷究的精?诵读如坐井不能明。(马致远杂剧《西华山陈抟高卧》第一折[油葫芦])“坐井”即言井蛙在井底蹲着,眼光有限,此比喻读书不精。④如今有等轻薄之子,重色轻贤,真所谓井底之蛙,何足挂齿也! (关汉卿杂剧《山神庙裴度还带》第二折)谓目光短浅之人。⑤不学云间翔凤,恰似井底鸣蛙。(乔吉杂剧《玉箫女两世姻缘》第三折[拙鲁速])玉箫不满韦皋的无礼吵闹,说他是没见过世面的井蛙,只会哇哇乱叫。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jǐng wā
1、我的看法只是井蛙之见,肤浅得很,说出来怕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