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鼎
拼音
wǔ dǐ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ǔ的字 拼音为dǐng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ding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豕、肤(切肉)、鱼、腊五种供品。见《仪礼·少牢馈食礼》。《孟子·梁惠王下》:“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明 陆采《怀香记·钦赐异香》:“莫把年华空断送,整五鼎三牲脩供。”明 沉受先《三元记·辞亲》:“前呼后拥,显亲扬名,也胜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 2.见“五鼎食”。详细解释
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豕、肤(切肉)、鱼、腊五种供品。见《仪礼·少牢馈食礼》。
《孟子·梁惠王下》:“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 明 陆采 《怀香记·钦赐异香》:“莫把年华空断送,整五鼎三牲脩供。” 明 沉受先 《三元记·辞亲》:“前呼后拥,显亲扬名,也胜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
见“ 五鼎食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五鼎-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五鼎
【出典】 《墨子》卷一《七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徹鼎食五分之五。”(按,疑当作“五分之三”)《汉书》卷六四上《主父偃传》:“主父偃,齐国临菑人也。……迁谒者,中郎,中大夫。岁中四迁。……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或说偃曰:‘大横!’偃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唐·颜师古注:“张晏曰:‘五鼎食,牛、羊、豕、鱼、糜也。诸侯五,卿大夫三。’师古曰:‘五鼎亨之,谓被镬亨之诛。’”按,亨通烹。
【释义】 古代贵族列鼎而食,诸侯之食有五鼎。后因用五鼎食喻指奢侈享乐、高官厚禄。
【例句】 ①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苏庠《诉衷情·渔父家风,醉中赠韦道士》657)这里以“五鼎”喻指富贵享乐生活。②八珍五鼎不须贪,荤羶浊乱人情性。(张抡《踏莎行·山居十首》其九1417)这里以“五鼎”代指珍馐美味。
五鼎ㄨˇ ㄉ丨ㄥˇwǔdǐnɡ1.〈書〉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鼎盛羊、豕、膚(切肉)、魚、腊(ㄒ丨ˊ xí/ㄒ丨 xī,乾肉)五種祭品。[例]前以三鼎,而後以~與(《孟子‧梁惠王下》)。2.〈書〉五鼎食的省稱。形容達官貴族豪華奢侈的生活。也比喻高官厚祿。[例]無以~盛,顧嗤三經玄(南朝梁‧沈約〈君子有所思行〉)|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潔沙磨軟還美。一瓢固不羡~,萬事適情為可喜(宋‧歐陽修〈初食雞頭有感詩〉)。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wǔ dǐng
1、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主父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