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俱下
拼音
wǔ xíng jù xià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ǔ的字 拼音为xíng的字 拼音为jù的字 拼音为xià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xing的字 拼音为ju的字 拼音为xia的字基础解释
指读书敏捷神速。详细解释
- 【解释】:指读书敏捷神速。
按字解释
五: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行:行列。
俱:全,都。
下:底部,位置在低处。与“上”相对。
词典解释
五行俱下-教育部成語典【台湾】五行俱下㊣ㄨˇ ㄏㄤˊ ㄐㄩˋ ㄒㄧㄚˋwǔ háng jù xià釋義可以一次看五行。形容讀書速度很快。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七十八・三品頤神保命神丹方敘:「力則拔山扛鼎,倒曳九牛,誦則一日萬言,五行俱下。」亦作「五行並下」。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11505五行俱下備註頻2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號FL00000043233
五行俱下-中华成语大词典五行俱下
【拼音】:wǔ háng jù xià
解释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出处
《三国志·魏志·应瑒传》裴松之注引华峤《汉书》:“瑒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
示例
元·李治《敬斋古今注》第四卷:“应奉读书,~,宋孝武读书奏,能七行俱下,善言其敏也。”
近义词
五行并下、十行俱下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出处
晋·华峤《汉书》:“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引证
宋-陆游-卷二-《老学庵笔记》: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
元-李治-卷四-《敬斋古今黈》:应奉读书,五行俱下;宋孝武省读书奏,能七行俱下,盖言其敏也。
唐-李百药--《北齐书·邢卲传》: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
宋-杨万里--《醉乐堂记》:绍之自未冠在县庠弟子员中,已崭然角立,读书五行俱下,试文屡中甲乙,至乡举辄不雠。
清-吕抚等-二三回-《历代兴衰演义》:初,武帝昭明太子统,五岁能通五经,读书一目五行俱下。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应瑒传》:后为五官将文学。
故事
宋-陆游-卷二-《老学庵笔记》: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
元-李治-卷四-《敬斋古今黈》:应奉读书,五行俱下;宋孝武省读书奏,能七行俱下,盖言其敏也。
唐-李百药--《北齐书·邢卲传》: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
宋-杨万里--《醉乐堂记》:绍之自未冠在县庠弟子员中,已崭然角立,读书五行俱下,试文屡中甲乙,至乡举辄不雠。
清-吕抚等-二三回-《历代兴衰演义》:初,武帝昭明太子统,五岁能通五经,读书一目五行俱下。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应瑒传》:后为五官将文学。
造句
接龙
下不为例 例行差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wǔ xíng jù xià
1、[五行并下]wǔ háng bìng xià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2、[十行俱下]shí háng jù xià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