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粒松
拼音
wǔ lì sō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ǔ的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sōng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song的字基础解释
松的一种。因一丛五叶如钗形而得名。或以为五粒之粒当读为鬣,讹为粒,每五鬣为一叶。故又称“五鬣松”。一说,一丛有五粒子,形如桃仁,可食,因以粒名之。详细解释
松的一种。因一丛五叶如钗形而得名。或以为五粒之粒当读为鬣,讹为粒,每五鬣为一叶。故又称“五鬣松”。一说,一丛有五粒子,形如桃仁,可食,因以粒名之。
唐 李贺 有《五粒小松歌》。《太平御览》卷九五三引 周景式 《庐山记》:“ 石门巖 即松林也。南临 石门涧 ,涧中仰视之,离离駢麈尾,号为麈尾松,西岭异然如马鬣,又叶五粒者,名五粒松。” 清 顾炎武 《送李生南归寄戴笠锡阐二高士》诗:“ 华山 五粒松,寄向 江东 去。”参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 宋 吴聿 《观林诗话》。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五粒松-汉语大词典五粒松松的一种。因一丛五叶如钗形而得名。或以为五粒之粒当读为鬣,讹为粒,每五鬣为一叶。故又称“五鬣松”。一说,一丛有五粒子,形如桃仁,可食,因以粒名之。
●唐李贺有《五粒小松歌》。
●《太平御览》卷九五三引周景式《庐山记》:“石门岩即松林也。南临石门涧,涧中仰视之,离离骈麈尾,号为麈尾松,西岭异然如马鬣,又叶五粒者,名五粒松。”
●清顾炎武《送李生南归寄戴笠锡阐二高士》诗:“华山五粒松,寄向江东去。”
参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宋吴聿《观林诗话》。
【五粒松】松的一種。太平御覽九五三 周景式 廬山記:“石門巖卽松林也。……又葉五粒者,名五粒松。”唐 李賀 歌詩編有 五粒小松歌。本草綱目三一 果三 海松子引 宋 蘇頌曰:“五粒字當作五鬣,音傳訛也。五鬣爲一叢,或有兩鬣七鬣者。松歲久則實繁。中原雖有,小,而不及塞上者佳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