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罗汉
拼音
wǔ bǎi luó h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ǔ的字 拼音为bǎi的字 拼音为luó的字 拼音为hàn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bai的字 拼音为luo的字 拼音为han的字基础解释
佛教语。常随 释迦 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 首波城 。”《法苑珠林》卷七三:“ 如来 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於中説戒。”一说为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参阅 宋 高道素 《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今寺庙罗汉殿多供奉“五百罗汉”。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五百罗汉-中華語文大辭典同:五百羅漢
五百罗汉-中国神话大词典五百罗汉
《法苑珠林》卷七十三“宿障部”引《兴起行经》:“如来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于中说戒。”按: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卷一七云:“国朝朱彝尊《曝书亭集》书五百罗汉名记后云:杭州净慈寺五百罗汉塑像,自宋有之,曹太尉勋记之详矣,特其名梵册不具。同里高念祖,以其大父工部郎道素所藏宋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镂版附释藏之后。”知五百罗汉之说,在中国已早。白化文《中国的罗汉》(见《文史知识》1984年第7期)云:“五百罗汉最初显现于天台山,那是东晋时代的事。到了五代,吴越王钱氏造五百铜罗汉于天台山方广寺,显德元年(公元954年)道潜禅师得吴越钱忠懿王的允许,迁雷锋塔下的十六大士像于净慈寺,创建五百罗汉堂。……五百罗汉塑像众多,非一般佛殿所能容纳,多另辟罗汉堂以处之。立此一堂罗汉,用工甚巨,所以,带罗汉堂的庙多为大寺名刹,如北京碧云寺、上海龙华寺、汉阳归化寺、昆明筇竹寺等均是。近代的罗汉堂中,除五百罗汉外,常有济公出现。济公实有其人,乃是南宋僧人,原名李心远,台州(今浙江省临海)人,出家后法名道济。他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移净慈寺。据说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特别是狗肉蘸大蒜,举止如痴如狂,被称为‘济颠僧’。他后来被神化,认为是降龙罗汉转世,被尊称为‘济公’。这是个土生土长的、塑造得极有个性的中国罗汉。他具有劳动人民所喜爱的诙谐幽默的性格,能作出些出人意表的快心之事。据民间传说,他去罗汉堂报到晚了,只能站在过道里(如江南某些大寺),或蹲在房梁上(如北京碧云寺),游罗汉堂的人,对这唯一的例外安排印象十分深刻,忘了那五百客籍也忘不了他。他是中国人,是本地产的中国的罗汉。”五百罗汉之入中国而中国化,于兹可见一斑矣。参见“罗汉洞”(1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