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
拼音
wǔ gē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ǔ的字 拼音为gēn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gen的字基础解释
1.佛教谓能生一切善法的五种根本法。即信根(信奉佛法),精进根(勤修善法),念根(忆念正法),定根(使心不散),慧根(思维真理)。 2.佛教谓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详细解释
佛教谓能生一切善法的五种根本法。即信根(信奉佛法),精进根(勤修善法),念根(忆念正法),定根(使心不散),慧根(思维真理)。
《俱舍论》卷三:“於清浄法中,信等五根,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此势力伏诸烦恼,引圣道故。” 南朝 梁元帝 《与萧谘议等书》:“必须五根之信,以信为首;六度之檀,以檀为上。”
佛教谓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俱舍论》卷一:“五根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根。”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譬喻经》:“五根之祸,剧於毒龙。五根如箭,意想如弓。”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官有五根,物有五尘,故知而有异。” 刘大白 《心印》诗:“这不是你不能,这是你五根的不灵。”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五根-汉语大词典五根1.佛教谓能生一切善法的五种根本法。即信根(信奉佛法),精进根(勤修善法),念根(忆念正法),定根(使心不散),慧根(思维真理)。
●《俱舍论》卷三:“于清净法中,信等五根,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此势力伏诸烦恼,引圣道故。”
●南朝梁元帝《与萧谘议等书》:“必须五根之信,以信为首;六度之檀,以檀为上。”
2.佛教谓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俱舍论》卷一:“五根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根。”
●明杨慎《艺林伐山·譬喻经》:“五根之祸,剧于毒龙。五根如箭,意想如弓。”
●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官有五根,物有五尘,故知而有异。”
●刘大白《心印》诗:“这不是你不能,这是你五根的不灵。”
五根ㄨˇ ㄍㄣwǔ gēn佛教用語:⑴指眼、耳、鼻、舌、觸覺五種感官。《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言五根者,所謂眼、耳、鼻、舌、身根。」⑵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根是力量的意思,指進入聖道,調伏煩惱的力量。信根是對佛陀生起清淨的信心。精進根是努力的長善除惡。念根是修四念處。定根指修習四禪。慧根指如實知四聖諦。《雜阿含經.卷二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