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竖
拼音
èr sh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èr的字 拼音为shù的字 拼音为er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二竖-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二竖
【出典】 《左传·成公十年》:“公(晋侯)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释义】 二竖,原指春秋时晋侯梦中所见的两个病魔。后用来喻指所患疾病。
【例句】 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2351)这里说严武病重。
二竖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按:竖,小童;后世遂以“二竖”为病魔之称。参见“膏肓”(3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