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拼音
èr shí sì sh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èr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sì的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er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s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自汉到清陆续 编写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清乾隆时定为“正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 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共三 千多卷,近四千万字。主要记载从黄帝到明末四千多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天文、地理、学术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史料。详细解释
指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明 有二十一史之目, 清 乾隆 四年又增《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总计三千二百四十三卷。各史名称、卷数及作者(或领衔人)如下:1.《史记》130卷, 汉 司马迁 著。
《汉书》100卷, 汉 班固 著。
《后汉书》120卷, 南朝 宋 范曄 著。
《三国志》65卷, 晋 陈寿 著。
《晋书》130卷, 唐 房玄龄 著。
《宋书》100卷, 南朝 梁 沉约 著。
《南齐书》59卷, 南朝 梁 萧子显 著。
《梁书》56卷, 唐 姚思廉 著。
《陈书》36卷, 唐 姚思廉 著。
10.《魏书》114卷, 北齐 魏收 著。
11.《北齐书》50卷, 唐 李百药 著。
12.《周书》50卷, 唐 令狐德棻 著。
13.《隋书》85卷, 唐 魏徵 著。
14.《南史》80卷, 唐 李延寿 著。
15.《北史》100卷, 唐 李延寿 著。
16.《旧唐书》200卷, 五代 后晋 刘昫 著。
17.《新唐书》225卷, 宋 欧阳修 著。
18.《旧五代史》150卷, 宋 薛居正 著。
19.《新五代史》74卷, 宋 欧阳修 著。
20.《宋史》496卷, 元 托克托 著。
21.《辽史》116卷, 元 托克托 著。
22.《金史》135卷, 元 托克托 著。23.《元史》210卷, 明 宋濂 著。24.《明史》332卷, 清 张廷玉 著。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二十四史-中国历史辞典清乾隆时,《明史》定稿,诏刊廿二史,又诏增《旧唐书》,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薛居正《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流行的二十四史有两种,一为武英殿本,即清代官刻本。清末以来各种翻刻本大体以此为根据。一为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集合各史较早刻本影印,原书刻误多据殿本修改,但亦有误改之处。解放后对二十四史加以整理、标点,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大方便。二十四史卷数与修撰者姓名如下表:书 名卷 数修撰人史记130 西汉司马迁汉书120 东汉班固后汉书130 南朝宋范晔三国志65 晋陈寿晋书130 唐房玄龄等宋书100 梁沈约南齐书59 梁萧子显梁书56 唐姚思廉陈书36 唐姚思廉魏书130 北齐魏收北齐书50 唐李百药周书50 唐令狐德棻等隋书85 唐魂徵等南史80 唐李延寿北史100 唐李延寿旧唐书200 后晋刘昫等新唐书225 宋欧阳修等旧五代史150 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74 宋欧阳修宋史496 元脱脱等辽史116 元脱脱等金史135 元脱脱等元史210 明宋濂等明史332 清张廷玉等
二十四史ㄦˋ ㄕˊ ㄙˋ ㄕˇèrshísìshǐ指清乾隆時頒定,古代稱為正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