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始
拼音
shì sh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事情的开端。《易·坤》“含章可贞” 三国 魏 王弼 注:“不为事始,须唱乃应,待命乃发,含美而可正者也。”《晋书·刘颂传》:“今陛下每精事始而略于考终。”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事始-汉语大词典事始事情的开端。
●《易·坤》“含章可贞”
三国魏王弼注:“不为事始,须唱乃应,待命乃发,含美而可正者也。”
●《晋书·刘颂传》:“今陛下每精事始而略于考终。”
【事始】不著撰人。一卷。其書皆推原事物之始,雜引經史,多疏舛不精審。按:舊唐書 經籍志有 事始三卷,入 雜家類,作 劉孝孫撰; 新唐書 藝文志入 小説家類,作 劉孝孫 房德懋撰;又有 劉睿 續事始三卷。又 宋史 藝文志 小説家類著錄 劉存 事始三卷、馮鑑 續事始五卷。四庫提要謂今本疑後人抄撮 劉 馮等書,湊合成帙。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hì shǐ
1、逾年,署巡抚傅泰会鞫,事始白。劾大学士陈名夏等,下王大臣会鞫。祥会鞫,无验者悉原之。命敦谨往会鞫,仍以初谳上,论极刑。王大臣会鞫,拟大辟。廷臣会鞫,得诬告状。后会鞫,果不得实。喀尔吉善疏劾,命侍郎杨嗣?会鞫,论如律。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下议政大臣、三法司、九卿会鞫,命公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