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桴
拼音
chéng f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éng的字 拼音为fú的字 拼音为cheng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乘坐竹木小筏。《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羈旅 辽东 三十餘年。”后用以指避世。唐 王维《济上四贤咏》:“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宋 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 扶桑 恨未能。”梁启超《澳亚归舟杂兴》诗:“乘桴岂是先生志,衔石应怜后死心。”详细解释
乘坐竹木小筏。
《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羈旅 辽东 三十餘年。”后用以指避世。 唐 王维 《济上四贤咏》:“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宋 王安石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 扶桑 恨未能。”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乘桴岂是先生志,衔石应怜后死心。”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乘桴-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乘桴ㄔㄥˊ ㄈㄨˊchéng fú乘坐竹、木編製的小筏。《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
乘桴-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乘桴
【出典】 《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释义】 孔子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打算。后因用为避世隐遁的典故。
【例句】 ①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苏轼《千秋岁·次韵少游》332)作者晚年远谪儋州,曾渡海到海南岛。这里化用孔子语以写实,叹息自己命运之不幸。②乘桴意,问谁人领解,空立亭皋。(楼扶《沁园春·登候涛山》2965)这里用以表明自己的隐遁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