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裘为箕
拼音
wéi qiú wéi j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éi的字 拼音为qiú的字 拼音为wéi的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wei的字 拼音为qiu的字 拼音为wei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用以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详细解释
- 【解释】:用以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
- 【出自】: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按字解释
为:做,行,做事。
裘:皮衣。
为:做,行,做事。
箕:簸箕。
词典解释
为裘为箕-中华成语大词典为裘为箕
【拼音】:wéi qiú wéi jī
解释
用以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示例
亦有良嗣,~,公无憾哉! ★明·李东阳《董公墓志铭》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指子弟克承家业
英文
marry and embark on a career
为裘为箕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孔颖达疏:“言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冶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后用以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
●明李东阳《董公墓志铭》:“亦有良嗣,为裘为箕,公无憾哉!”亦省作“为裘”。
●唐顾非熊《陈情上郑主司》诗:“愿察为裘意,彷徉和角篇。”
出处
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引证
明-李东阳--《董公墓志铭》:亦有良嗣,为裘为箕,公无憾哉!
清-毛奇龄--《故明户部尚书……姜公墓碑铭》:不愧忠烈,世禅庙貌。自古至德,为裘为箕。
故事
明-李东阳--《董公墓志铭》:亦有良嗣,为裘为箕,公无憾哉!
清-毛奇龄--《故明户部尚书……姜公墓碑铭》:不愧忠烈,世禅庙貌。自古至德,为裘为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