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帖
拼音
zhōng qiū tiē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qiū的字 拼音为tiē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拼音为qiu的字 拼音为tie的字基础解释
又名《十二月帖》。详细解释
又名《十二月帖》。
晋 王献之 尺牍,草书。原五行三十二字,后裁去二行,现三行二十二字。 明 董其昌 刻入《戏鸿堂法帖》,所佚二行以《淳化阁帖》补入。此帖运笔爽利,如公箸画灰,连续无端末。 清 代作为“三希”之一,刻入《三希堂法帖》。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中秋帖-中華語文大辭典中秋帖中秋帖ㄓㄨㄥ ㄑ丨ㄡ ㄊ丨ㄝˇzhōnɡqiūtiěㄓㄨㄥ ㄑ丨ㄡ ㄊ丨ㄝˋzhònɡqiūtiè東晉‧王獻之行書名帖。全文二十二字。現存此帖一般認為是北宋‧米芾根據其所收〈十二月割至帖〉之不完全臨本。乾隆皇帝曾將此帖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珣〈伯遠帖〉合稱「三希」,並在養心殿西暖閣設立「三希堂」以典藏之。墨跡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秋帖-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中秋帖ㄓㄨㄥ ㄑㄧㄡ ㄊㄧㄝˋzhōng qiū tiè晉王獻之的行書尺牘。原五行三十二字,後裁去二行,為三行二十二字。此帖運筆流暢,筆筆相連,字字相接,一筆連寫四、五字,實屬瀟灑宏肆。清代作為三希之一,刻入三希堂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