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
拼音
bù rù hǔ xué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rù的字 拼音为hǔ的字 拼音为xué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ru的字 拼音为hu的字 拼音为xue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不:表否定。
入:进入,由外至内。
虎:兽名。哺乳类,猫科。通称老虎。毛黄褐色,有黑色横纹。性凶猛。力大。惯于捕食野兽,有时也残害人畜。
穴:洞孔;洞窟。
词典解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教育部成語典【台湾】不入虎穴,焉得虎子㊣ㄅㄨˋ ㄖㄨˋ ㄏㄨˇ ㄒㄩㄝˋ ㄧㄢ ㄉㄜˊ ㄏㄨˇ ㄗˇbù rù hǔ xuè yān dé hǔ zǐ知難而退知難而退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入獸穴,安得獸子不入獸穴,安得獸子、虎穴得子虎穴得子、入虎穴得虎子入虎穴得虎子釋義不深入老虎的巢穴,無法捉到小老虎。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語本《東觀漢記・卷一六・班超傳》。典源#《東觀漢記・卷一六・班超傳》(竇)固又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鄯善王廣禮敬甚備,後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志意薄乎?此必有匈奴使來也。」召侍胡詐之曰:「匈奴使來數日,安在?」侍胡具服。超①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驚怖,可殄盡②。鄯善③破膽,功成事立也。」眾曰:「善。」遂將吏士往奔虜營。超手格殺三人,斬得匈奴使屋類帶副使比離支首及節,明日乃還告郭恂,恂大驚,既而色動。超知其意,舉手曰:「掾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恂乃悅。注①超:班超(西元32∼102),字仲升,扶風平陵人,東漢班彪之子,班固之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明帝時出使西域,平服五十餘國,詔以超為西域都護,又以功封為定遠侯。②殄盡:完全滅絕。殄,音ㄊㄧㄢˇ,盡、滅絕。③鄯善:國名。漢時西域諸國之一,本名樓蘭,昭帝時改名,魏晉因之,在今甘肅省鄯善縣東南。參另可參考:《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典故班超是東漢名將,為班彪之子,班固之弟。他年輕的時候,投筆從戎跟隨車都尉竇固與匈奴打仗,建立了許多戰功。後來竇固派班超出使西域,來到了鄯善國。鄯善國王對於班超一行人本來十分禮遇,但過了一段時間,卻明顯地冷淡起來。班超對這種情形感到不解,暗中探聽的結果,原來是匈奴也派了使者前來籠絡鄯善國王,使鄯善國王的心產生動搖。班超立刻召集所有的部屬三十六人,趁酒酣時候,激怒大家說道:「不探索老虎的巢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趁夜裡火攻匈奴使者,使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一定會大驚恐,可以把他們全部殺掉,這樣一來,鄯善國王才會害怕,事功可以成立。」所有人都贊成班超的建議。於是當天夜裡,班超率領吏士攻入匈奴使者的營地,班超親手就殺了三人,把匈奴的使者以及副使都殺了,鄯善國王嚇得魂不附體,終於願意歸順漢朝。後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書證①唐・釋皎然《詩式・卷一・取境》:「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則喪自然之質。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②《三國演義・第一一七回》:「(鄧艾)乃喚諸軍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與汝等來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貴共之。」③《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四六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身先士卒,古之名將皆然。」④《濟公傳・第一八八回》:「今天來到這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畏首畏尾,焉能成事?」⑤《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恁的一激,怎生激得出她報仇的那句話來?」用法義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冒險。類用在「勇往直前」、「冒險犯難」的表述上。例①既然本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前來,不達目的絕不回頭。②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不親赴匪穴,如何救得了人質?③這件事是有風險,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去冒險又怎能嚐到甜美的果實?④大丈夫頂天立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闖一闖。⑤當臥底的警員都是抱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深入歹徒組織核心一探究竟。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中华成语大词典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拼音】: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解释
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示例
~,我们还得亲自去一趟。
近义词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反义词
胆小怕事
语法
作主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
英文
A faint heart never win fair lady
【成语故事】:东汉时,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和鄯善王交好,鄯善王对他们也很友好,表示愿意与汉修好,匈奴国的使者从中挑拨离间。班固对随从说:“不进入虎穴,怎么能抓到虎子。”连夜攻击并全歼灭匈奴使者,与鄯善王重归于好
出处
引证
唐-释皎然--《诗式·取境》: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又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
清-曾朴-二四回-《孽海花》:此上策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怕海军提督胆小如鼠,倒弄得画虎不成反类狗耳!
故事
唐-释皎然--《诗式·取境》: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又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
清-曾朴-二四回-《孽海花》:此上策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怕海军提督胆小如鼠,倒弄得画虎不成反类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