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
拼音
shàng jī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àng的字 拼音为jīng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 拼音为jing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对国都的通称。《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李善 注:“有羽翼於京师也。”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德璉 发跡於此 魏,足下高视於上京。”宋 刘攽《送韩玉汝司封奉使两浙》诗之三:“组练白玉粒,一月来上京。”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秦 中自古帝都,万一上京有变,则六飞行在,犹将赖之。” 2.古都名。渤海 以王都 忽汗城 为 上京 龙泉府。故址在今 黑龙江 宁安县 西南 东京城。 3.古都名。契丹 会同 元年(公元938年)改皇都为 上京 临潢府。故址在今 内蒙古 巴林左旗 南。 4.古都名。金 天眷 元年(公元1138年)以京师 会宁府 为 上京,故址在今 黑龙江 阿城 南 白城。详细解释
古代对国都的通称。
《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李善 注:“有羽翼於京师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德璉 发跡於此 魏 ,足下高视於上京。” 宋 刘攽 《送韩玉汝司封奉使两浙》诗之三:“组练白玉粒,一月来上京。”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 秦 中自古帝都,万一上京有变,则六飞行在,犹将赖之。”
古都名。
渤海 以王都 忽汗城 为 上京 龙泉府 。故址在今 黑龙江 宁安县 西南 东京城 。
古都名。
契丹 会同 元年(公元938年)改皇都为 上京 临潢府 。故址在今 内蒙古 巴林左旗 南。
古都名。
金 天眷 元年(公元1138年)以京师 会宁府 为 上京 ,故址在今 黑龙江 阿城 南 白城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上京-汉语大词典上京1.古代对国都的通称。
●《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李善注:“有羽翼于京师也。”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德琏发迹于此魏,足下高视于上京。”
●宋刘攽《送韩玉汝司封奉使两浙》诗之三:“组练白玉粒,一月来上京。”
●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秦中自古帝都,万一上京有变,则六飞行在,犹将赖之。”
2.古都名。
●渤海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故址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
3.古都名。
●契丹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4.古都名。
●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以京师会宁府为上京,故址在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
上京ㄕㄤˋ ㄐ丨ㄥshànɡjīnɡ1.到京城。[例]~趕考。2.地名:(1)位於黑龍江寧安。為唐代渤海國都城。(2)位於內蒙古巴林東北。為遼代上京臨潢府。(3)位於黑龍江阿城。為金代上京會寧府。3.〈書〉京城;首都。[例]德璉發跡於此魏,足下高視於~(《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hàng jīng
1、是想着上京找人“摆平”,还是严肃处理、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