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篇
拼音
sān bǎi pi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ān的字 拼音为bǎi的字 拼音为piān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 拼音为bai的字 拼音为pian的字基础解释
相传《诗》三千余篇,经 孔子 删订存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有目无诗,实有诗三百零五篇,举其成数称三百篇。后即以“三百篇”为《诗经》代称。详细解释
相传《诗》三千余篇,经 孔子 删订存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有目无诗,实有诗三百零五篇,举其成数称三百篇。后即以“三百篇”为《诗经》代称。
《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唐 韩愈 《荐士》诗:“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一:“予谓三百篇正不必作经读。只以读古诗乐府之法读之,真足陶冶性灵,益人风趣不少。” 姚华 《论文后编》:“三百篇,诗之古者也,风土人情,政事所详,犹地志然。”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三百篇-教育部成語典【台湾】三百篇㊣ㄙㄢ ㄅㄞˇ ㄆㄧㄢsān bǎi piān釋義詩經經孔子刪定後存三百零五篇,舉其成數稱為「三百篇」,後即為詩經的代稱。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14228三百篇備註頻1書彩圖典故辭典(精)號FL00000048165
三百篇-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三百篇
【出典】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释义】 《诗经》有三百零五篇,孔子曾举其成数称“诗三百”;后世因以“三百篇”代指《诗经》。
【例句】 君看三百篇章首,何处分明著姓名。(齐己《偶题》9591)这里以“三百篇”代指《诗经》,言其不标作者姓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ān bǎi piān
1、把含着泪的三百篇诗,写在云淡风轻的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