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三司

拼音

sān sī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ān的字 拼音为sī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 拼音为si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三司-汉语大词典

三司1.指三公。
●《后汉书·顺帝纪》:“今刺史、二千石之选,归任三司。”
李贤注:“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
●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从父太常夔尝问耽:‘君若在,当已作公不?’答云:‘此本三司人。’”
●唐张说《和丽妃神道碑铭》:“故坐而论教,则位比三司;动而具赡,则仪型六列者矣。”
参见“三公”。
2.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
●《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冤而无告者,三司诘之。三司,谓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也。”
3.唐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佑三年》:“﹝三月﹞戊寅,以朱全忠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于此。”
●《续通志·职官四》:“三司起于唐末,五代特重其职,至宋而专掌财赋,皆以重臣领之。”
4.宋代于广州、明州、杭州置市舶司,主对外贸易,合称三司。
●《宋史·食货志下八》:“﹝熙宁﹞九年,集贤殿修撰程师孟请罢杭、明州市舶,诸舶皆隶广州一司。令师孟与三司详议之。”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二节:“九七一年,太宗灭南汉,即在广州设置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合称‘三司’,是北宋主要的对外贸易港。”
5.明代各省设都指挥司、布政司、按察司,分主军事、民政、司法,合称三司。
●《明史·职官志一》:“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三司-中華語文大辭典

三司ㄙㄢ ㄙsānsī1.職官名。東漢、唐代、遼代為太尉、司空、司徒的合稱;唐代又為太子內官司閨、司則、司饌的合稱。2.官署名:(1)唐代為御史臺、中書臺、門下省的合稱;又為刑部、御史臺、大理寺的合稱。(2)唐、宋為主理財賦的鹽鐵、度支、戶部的合稱。(3)明代為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合稱。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三司的反义词 三司的近义词 三司的同音词 三司的三是什么意思 三司的司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三司的词语
  • 三能组什么词
  • 三能组什么词语
  • 三可以组什么词
  • 三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三字可以组什么词
  • 三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三字能组什么词
  • 三字能组什么词语
  • 三字开头的成语
  • 三字结尾的成语
  • 司能组什么词
  • 司能组什么词语
  • 司可以组什么词
  • 司可以组什么词语
  • 司字可以组什么词
  • 司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司字能组什么词
  • 司字能组什么词语
  • 司字开头的成语
  • 司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