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亳
拼音
sān bó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ān的字 拼音为bó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 拼音为bo的字基础解释
古地名。详细解释
古地名。
殷 之 北亳 、 南亳 、 西亳 的总称。《书·立政》:“ 三亳 阪尹。” 孔颖达 疏引 皇甫谧 曰:“三处之地,皆名为 亳 , 蒙 为 北亳 , 穀熟 为 南亳 , 偃师 为 西亳 。”一说指 景亳 、 东亳 、 西亳 。 清 魏源 《书古微·汤誓序发微》:“盖徙都 偃师 之 景亳 ,而建 东亳 於 商邱 ,仍 西亳 於 商州 ,各设尹以治之。”后多从 皇甫谧 之说。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三亳-辞源3【三亳】相傳 商 湯之三處都城。書 立政:“三亳阪尹。”商都曾七次遷移,故 三亳所在地説法不一。1. 書 疏引 東漢 鄭玄説,以 亳爲 湯舊都,北臨 大河,東 成皋,南 轘轅、西 降谷爲 三亳。2. 書 疏引 晉 皇甫謐説,以 穀熟爲 南亳,湯都; 蒙爲 北亳,卽 景亳,湯受命地; 偃師爲 西亳,盤庚遷徙之地。3. 清 魏源 書古微六 湯誓序發微謂 湯遷都於 偃師之 景亳,建 東亳於 商邱,商州仍爲 西亳。
三亳-汉语大词典三亳古地名。
殷之北亳、南亳、西亳的总称。
●《书·立政》:“三亳阪尹。”
●孔颖达疏引皇甫谧曰:“三处之地,皆名为亳,蒙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一说指景亳、东亳、西亳。
●清魏源《书古微·汤誓序发微》:“盖徙都偃师之景亳,而建东亳于商邱,仍西亳于商州,各设尹以治之。”后多从皇甫谧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