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三脊
拼音
yī máo sān j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máo的字 拼音为sān的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mao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有三条脊骨的茅草,即菁茅,又名灵茅。详细解释
有三条脊骨的茅草,即菁茅,又名灵茅。
《管子·封禅》:“ 江 淮 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 尹知章 注:“所得灵茅。”《管子·轻重丁》:“ 江 淮 之间,有一茅而三脊,毋至其本,名之曰菁茅……诸从天子封於 太山 、禪於 梁父 者,必抱菁茅一束,以为禪藉,不如令者不得从。”古时帝王封禅都用菁茅滤酒。参阅《史记·封禅书》。参见“ 三脊茅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一茅三脊-辞源3【一茅三脊】有三條脊骨的茅草,卽菁茅,又叫靈茅。管子 封禪:“江 淮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爲藉也。”又 輕重丁:“江 淮之間,有一茅而三脊,毌(貫)至其本,名之曰菁茅。……諸從天子封於 太山、禪於 梁父者,必抱菁茅一束,以爲禪籍,不如令者不得從。”帝王封禪都用菁茅來濾酒。參閲 史記 封禪書。參見“三脊茅”。
一茅三脊-汉语大词典一茅三脊有三条脊骨的茅草,即菁茅,又名灵茅。
●《管子·封禅》:“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
尹知章注:“所得灵茅。”
●《管子·轻重丁》:“江淮之间,有一茅而三脊,毋至其本,名之曰菁茅……诸从天子封于太山、禅于梁父者,必抱菁茅一束,以为禅藉,不如令者不得从。”古时帝王封禅都用菁茅滤酒。
参阅《史记·封禅书》。参见“三脊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