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有庆
拼音
yī rén yǒu qì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rén的字 拼音为yǒu的字 拼音为qìng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ren的字 拼音为you的字 拼音为qi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一: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有:存在。
庆:可祝贺的事。
词典解释
一人有庆-中华成语大词典一人有庆
【拼音】:yī rén yǒu qìng
解释
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出处
《尚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示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民安乐,四海无虞国太平。”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一人有庆
【出典】 《书·吕刑》:“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又,《孝经·天子》: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释义】 “一人”称天子,是说天子如果有善行,那么亿万人民就都有了依靠,就可以长久地享有太平安宁了。后人用于歌颂帝王有德。
【例句】 ①一人有庆寿无疆,兆民赖之安康。(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十九出《参相》[贺圣朝])万俟丞相歌功颂德。②奏武乐一人有庆,拜旒冕万国咸臻。(郑光祖杂剧《辅成王周公摄政》第三折[斗鹌鹑])周公歌颂帝王有德,政治清明,万国来朝。
出处
引证
唐-房玄龄等--《晋书·乐志上》:上教如风,下应如卉,一人有庆,羣萌以遂。
明-冯梦龙-第三十二卷-《警世通言》:一人有庆民安乐,四海无虞国太平。
清-昭梿--《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诸藩部落、 蒙古 仰瞻圣武,莫不欢欣踊跃,以颂“一人有庆”也。
故事
唐-房玄龄等--《晋书·乐志上》:上教如风,下应如卉,一人有庆,羣萌以遂。
明-冯梦龙-第三十二卷-《警世通言》:一人有庆民安乐,四海无虞国太平。
清-昭梿--《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诸藩部落、 蒙古 仰瞻圣武,莫不欢欣踊跃,以颂“一人有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