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cān

笔顺

𠃋 丿 丿 丿 丿
头部宜小。横画宜短,捺在撇与横相交处起笔,撇捺舒展开张;三撇平行,下撇稍长,斜中求正。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cān的字 拼音为can的字

基础解释

1.加入在内。2.相间,夹杂。3.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4.探究,领悟。5.旧指下级进见上级。6.弹劾,向皇帝告状。

详细解释

〈动〉

  1. (本义见 shēn音)

  2. 加入

    参水浸于盂内。——宋应星《天工开物》

    又如:参选(参加选拔);参纂(参加编纂)

  3. 参与(亦作“参予”“参豫”。预闻而参议其事)

    与之参国政。——《晋书·唐彬传》

    又如:参决(参与决定计划);参定(参与决定);参事(参与计议国事)

  4. 领悟;琢磨

    或者此时参悟了,也未可定。——《红楼梦》

    又如:参悟(领悟);参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心思虑,排除杂念来参悟佛教的“妙谛”)

  5. 检验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韩非子·显学》

  6. 进见,拜见(以一定的礼节进见) [call to pay one's respect]

    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西游记》

    又如:参承(参拜侍候。表示恭敬);参请(参拜请教)

  7. 参考,参照(参考并对照) 。

    如:参酌(参考衡量,以定取舍);参变(参考而有所变通)

  8. 弹劾,封建时代指向皇帝告发官吏罪状

    他怕京官老爷们写信给御史参他。——《老残游记》

    又如:参劾(纠弹官吏的失职);参奏(向皇帝提出对官吏的弹劾)

  9. 另见 shēn;cēn;sān

  10. 參 cēn

  11. 另见 cān;shēn

1. 参 [cān]2. 参 [sān]

参 [cān]

〈动〉

  1. (本义见 shēn音)

  2. 加入

    参水浸于盂内。——宋应星《天工开物》

    又如:参选(参加选拔);参纂(参加编纂)

  3. 参与(亦作“参予”“参豫”。预闻而参议其事)

    与之参国政。——《晋书·唐彬传》

    又如:参决(参与决定计划);参定(参与决定);参事(参与计议国事)

  4. 领悟;琢磨

    或者此时参悟了,也未可定。——《红楼梦》

    又如:参悟(领悟);参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心思虑,排除杂念来参悟佛教的“妙谛”)

  5. 检验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韩非子·显学》

  6. 进见,拜见(以一定的礼节进见) [call to pay one's respect]

    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西游记》

    又如:参承(参拜侍候。表示恭敬);参请(参拜请教)

  7. 参考,参照(参考并对照) 。

    如:参酌(参考衡量,以定取舍);参变(参考而有所变通)

  8. 弹劾,封建时代指向皇帝告发官吏罪状

    他怕京官老爷们写信给御史参他。——《老残游记》

    又如:参劾(纠弹官吏的失职);参奏(向皇帝提出对官吏的弹劾)

  9. 另见 shēn;cēn;sān

  10. 參 cēn

  11. 另见 cān;shēn

参 [sān]
  1. [数]

  2. 通“叁”。即三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参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迥礼·考工记·轮人》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庄子·大宗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参分天下,而有其二。——《后汉书·伏湛传》

    而勤思乎参天贰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师吉曰:“地与己并天为三,是三天也。”

    将军气概与天参。——《三国演义》

  3. 另见 cān;shēn;cēn

  4. 參、葠、蓡 shēn

〈名〉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迁实沈于大厦,主参。——《左传》

    又如:参横月落(天快亮);参井(参星与井星)

  2. 人参、党参的通称。多指人参 。

    如:参茸

  3. 另见 cān;cēn

1. 参 [cān]2. 参 [sān]

参 [cān]

〈动〉

  1. (本义见 shēn音)

  2. 加入

    参水浸于盂内。——宋应星《天工开物》

    又如:参选(参加选拔);参纂(参加编纂)

  3. 参与(亦作“参予”“参豫”。预闻而参议其事)

    与之参国政。——《晋书·唐彬传》

    又如:参决(参与决定计划);参定(参与决定);参事(参与计议国事)

  4. 领悟;琢磨

    或者此时参悟了,也未可定。——《红楼梦》

    又如:参悟(领悟);参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心思虑,排除杂念来参悟佛教的“妙谛”)

  5. 检验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韩非子·显学》

  6. 进见,拜见(以一定的礼节进见) [call to pay one's respect]

    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西游记》

    又如:参承(参拜侍候。表示恭敬);参请(参拜请教)

  7. 参考,参照(参考并对照) 。

    如:参酌(参考衡量,以定取舍);参变(参考而有所变通)

  8. 弹劾,封建时代指向皇帝告发官吏罪状

    他怕京官老爷们写信给御史参他。——《老残游记》

    又如:参劾(纠弹官吏的失职);参奏(向皇帝提出对官吏的弹劾)

  9. 另见 shēn;cēn;sān

  10. 參 cēn

  11. 另见 cān;shēn

参 [sān]
  1. [数]

  2. 通“叁”。即三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参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迥礼·考工记·轮人》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庄子·大宗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参分天下,而有其二。——《后汉书·伏湛传》

    而勤思乎参天贰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师吉曰:“地与己并天为三,是三天也。”

    将军气概与天参。——《三国演义》

  3. 另见 cān;shēn;cēn

  4. 參、葠、蓡 shēn

〈名〉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迁实沈于大厦,主参。——《左传》

    又如:参横月落(天快亮);参井(参星与井星)

  2. 人参、党参的通称。多指人参 。

    如:参茸

  3. 另见 cān;cēn

  1. [数]

  2. 通“叁”。即三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参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迥礼·考工记·轮人》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庄子·大宗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参分天下,而有其二。——《后汉书·伏湛传》

    而勤思乎参天贰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师吉曰:“地与己并天为三,是三天也。”

    将军气概与天参。——《三国演义》

  3. 另见 cān;shēn;cēn

  4. 參、葠、蓡 shēn

〈名〉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迁实沈于大厦,主参。——《左传》

    又如:参横月落(天快亮);参井(参星与井星)

  2. 人参、党参的通称。多指人参 。

    如:参茸

  3. 另见 cān;cēn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参参-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參參

参参-汉语大词典

参参长貌。
●《后汉书·张衡传》:“脩初服之娑娑兮,长余佩之参参。”
●《文选·束晰<补亡诗·华黍>》:“芒芒其稼,参参其穑。”
李善注:“参参,长貌。”
●唐韩愈《南山诗》:“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ān

1、[参加]cān jiā

1.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工会。~会议。~选举。~绿化劳动。 2.提出(意见):这件事儿,请你也~点儿意见。

2、[参军]cān jūn

1.参加部队。 2.古代官名。汉末至唐时设立,是王、相或将军的军事幕僚。宋有司户参军等,为地方低级官员。元废。

3、[参观]cān guān

实地观察(工作成绩、事业、设施、名胜古迹等):~团。~游览。~工厂。谢绝~。

4、[参与]cān yù

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其事。他曾~这个规划的制订工作。

5、[参考]cān kǎo

1.为了学习或研究而查阅有关资料:~书。作者写这本书,~了几十种书刊。 2.在处理事物时借鉴、利用有关材料:仅供~。~兄弟单位的经验。制定这些规章时~了群众的意见。 3.参看

6、[参赛]cān sài

参加比赛:~作品。~选手。取消~资格。

7、[参展]cān zhǎn

参加展览:~单位。~的商品有一千余种。

8、[参数]cān shù

1.也叫参变量。在所讨论的某个数学或物理问题中,于给定条件下取固定值的变量。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l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可以表示为在某个区间内的变量t的函数,那么所得到的方程x=f(t),y=g(t)就叫做该曲线的参数方程,变量t叫做参数。 2.表明任何现象、机构、装置的某种性质的量。如导电率、导热率、膨胀系数等。

9、[参照]cān zhào

参考并照着(做):此项方案其他部门可~实行。

10、[参会]cān huì

1.汇集。 2.参酌综合。 3.参见;拜会。 4.三者会合。

11、[参谋]cān móu

1.军队中参与指挥部队行动、制定作战计划的干部。 2.泛指代人出主意:这事该怎么办,你给~一下。 3.指代出主意的人:他给你当~。

12、[参股]cān gǔ

指某一机构(政府部门或法人)对股份公司的投资入股达到一定比例而又低于控股程度。

13、[内参]nèi cān

内部参考读物。

14、[参选]cān xuǎn

1.参加评选:~作品。 2.参加竞选:~村委会主任。

15、[参议]cān yì

1.参与谋议:~国事。 2.官名。明代在布政使、通政使司下设参议一职,清代通政使司下也设参议。民国时期参议多为闲职。

16、[参见]cān jiàn

1.书籍文章中注释用语,即参考查看另外有关的内容。 2.旧指下级见上级。

17、[参战]cān zhàn

参加战争或战斗:~国。~部队。这场比赛主力队员没有~。

18、[参评]cān píng

参加评比、评选或评定:~影片。~人员将统一进行外语考试。住宅设计评比共有二十个方案~。

19、[参天]cān tiān

(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古柏~。~大树。

20、[参半]cān bàn

各占一半:疑信~。

21、[参阅]cān yuè

参看:写这篇论文,~了大量的图书资料。

22、[参政]cān zhèng

1.参与国家的政务。 2.古代官名。宋代称参知政事,为中央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元中书省设参政,与左右丞同为副宰相,位在其下。明以后为布政使的属官,分领各道。清乾隆后废。

23、[参访]cān fǎng

参观访问:~团。

24、[参拜]cān bài

以一定的礼节进见敬重的人或瞻仰敬重的人的遗像、陵墓等:大礼~。~孔庙。

25、[参赞]cān zàn

使馆中职位仅次于使馆馆长的高级外交官。一般有政务、商务、文化、新闻参赞等。协助使馆馆长工作。在一些国家的使馆中,还设有公使衔参赞,其职位高于一般参赞。使馆馆长不在时,一般由参赞以临时代办名义作为使馆馆长的代表,行使使馆馆长的职权,主持使馆事务。参赞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

26、[参事]cān shì

1.参核其事;参与其事。汉 扬雄《太玄·玄莹》:“夫一一,所以摹始而测深也;三三,所以尽终而极崈也;二二,所以参事而要中也。”三国 蜀 诸葛亮《又与群下教》:“前参事於 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於 伟度,数有諫止。” 2.官名;职务名。隋 时掌管桥梁渡口的都水台有参事。清 末和 民国 初年政府机关亦设参事。解放后,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也设立参事职务。参阅《隋书·百官志中》、《清续文献通考·职官七》。

27、[参看]cān kàn

1.读一篇文章时参考另一篇:那篇报告写得很好,可以~。 2.文章注释和辞书释义用语,指示读者看了此处后再看其他有关部分。

28、[参合]cān hé

参考并综合:~其要。本书~了有关资料写成。

29、[参禅]cān chán

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即习禅者为求开悟,到各处参学之意。一般依教坐禅或参话头的也叫参禅。参见〔禅宗〕

30、[参透]cān tòu

看透;透彻领会(道理、奥秘等):参不透。~禅理。~机关(看穿阴谋或秘密)。

31、[参悟]cān wù

佛教指参禅悟道,泛指领悟(道理、意义等):~佛法。~人生。

32、[高参]gāo cān

1.高级参谋。 2.泛指善于为人出主意的人。

33、[参杂]cān zá

相互交错;搀和。

34、[参量]cān liàng

数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量。当这个量取不同数值时,反映出不同的状态或性能。

35、[参将]cān jiāng

武官名。

36、[参知]cān zhī

1.验证确知。 2.参与主持。

37、[拳参]quán cān

多年生蓼科植物,叶尖长,有香气,根卷曲似拳,可作香料。根茎皆供药用。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拳参》﹝集解﹞引 苏颂 曰:“﹝拳参﹞叶如羊蹄,根似海虾,黑色,土人五月採之。”

38、[参谒]cān yè

进见尊敬的人;瞻仰尊敬的人的遗像、陵墓等:~黄帝陵。

39、[参预]cān yù

同“参与”

40、[参酌]cān zhuó

参考实际情况,加以斟酌:~处理。~具体情况,制订工作计划。

shēn

1、[海参]hǎi shēn

棘皮动物,身体略呈圆柱形,柔软,口和肛门在两端,口的周围有触手。生活在海底,吃各种小动物。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刺参、乌参、梅花参等。有的是珍贵的食品。

2、[人参]rén shēn

多年生草本植物。掌状复叶,果鲜红色。根可供药用,能大补元气,是强壮、兴奋药。在中国产于东北长白山区,现其他地区也有栽培。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参(shēn)。

3、[参商]shēn shāng

参和商都是二十八宿之一,两者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亲友不能会面,也比喻感情不和睦:~之阔。兄弟~。

4、[党参]dǎng shēn

多年生缠绕草 本植物。全株有白汁,花钟状,淡黄绿色带紫斑。因多产于山西上党,故名。根圆柱形,入药有补中、益气、生津等作用。

5、[西洋参]xī yáng shēn

多年生草本植物,跟人参同属,根肉质,纺锤形,可入药。原产北美等地。

6、[丹参]dān shēn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5—70厘米,绿色,间有紫色。叶对生,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边缘有锯齿。花唇形,淡紫色。根肥大,入中药。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脏功能和心肌供血的作用。也用于治疗心肌梗死、脑缺氧、脑栓塞、神经衰弱等。

7、[红参]hóng shēn

亦作“红葠”。人参的一种。清 马建忠《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界务禀》:“忠 查 朝鲜 土产极少,惟红参为大宗,民间不得私售,每年开採,由公家收齐,交贡使携至 北京 出售。”《清史稿·德宗纪一》:“庚子,免 朝鲜 红葠釐税。”

8、[苦参]kǔ shēn

草名。又名白茎,地骨等。根茎苦,可入药。

9、[参苓]shēn líng

中药名。人参与茯苓。有滋补健身的作用。

10、[参宿]shēn xiù

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末一宿。即猎户座的七颗亮星。

11、[黄参]huáng shēn

人参的别名。

12、[辽参]liáo shēn

指 辽东 出产的人参。

13、[杏参]xìng shēn

见“杏叶沙参”。

14、[商参]shāng shēn

参商。二十八宿的商星与参星,商在东,参在西,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后以“商参”比喻人分离不能相见。

15、[孩儿参]hái ér shēn

人参的一种。

16、[梅花参]méi huā shēn

海参中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一米。背面肉刺很大,每三至十一个肉刺基部相连呈花瓣状,故名。为食用海参中的上品。在我国产于 西沙群岛。

17、[山芪参]shān qí shēn

聊城方言,意为野生的人参。

18、[扪参历井]mén shēn lì jǐng

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亦形容世路艰难。

19、[杏叶沙参]xìng yè shā shēn

亦称“杏参”。多年生草本。或名荠苨。根入药,称南沙参。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荠苨》:“﹝薺苨﹞其根如沙参,而叶如杏,故 河 南人呼为杏叶沙参。苏颂《图经》杏参即此也。”

20、[月落参横]yuè luò shēn héng

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天色将明。

21、[参回斗转]shēn huí dǒu zhuǎn

指夜深。参,参星;斗,北斗星。

22、[曾参杀人]zēng shēn shā rén

比喻流言可畏。

23、[参辰卯酉]shēn chén mǎo yǒu

1.参、辰,二星名。参星酉时出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参与辰,卯与酉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2.犹是非曲直。

24、[边条园参]biān tiáo yuán shēn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cēn

1、[参差不齐]cēn cī bù qí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2、[参错]cēn cuò

1.参差交错:阡陌纵横~。 2.错误脱漏:传(zhuàn)注~。

3、[参伍错综]cēn wǔ cuò zōng

指交互错杂。

sān

1、[参参]sān sān

长貌。

2、[参伍]sān wǔ

1.亦作“参五”。参,三;伍,五。或三或五,指变化不定的数。 2.分划。 3.三才五伦。 4.亦作“参五”。交互错杂。错综比较,加以验证。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参的反义词 参的近义词 参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参能组什么词
  • 参能组什么词语
  • 参可以组什么词
  • 参可以组什么词语
  • 参字可以组什么词
  • 参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参字能组什么词
  • 参字能组什么词语
  • 参字开头的成语
  • 参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