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
拼音:guī
释义:1.亦作“亀”、“𪚧”、“𪚺”。2.爬行动物的一科。身体长圆而扁,背腹都有硬甲,四肢短,趾有蹼,头、尾和四肢都能缩入甲壳内。多生活在水边,吃植物或小动物。生命力强,耐饥渴,肉可食,甲可入药。3.龟甲。古代用作占卜之具,遂为占卜之称。4.龟甲。古代用作货币。参见“龜貝”。5.指兽类背部隆高处。6.龟袋的省称。7.印章的代称。古代印章多为龟形纽,故称。参见“龜緺”。8.龟形的碑座。9.酒杯。古时以龟目饰尊,后遂借称酒杯。10.詈词。讥称其妻有外遇的人。11.詈词。旧时开设妓院的男子。12.指男性生殖器。13.星座名。参见“龜星”。14.古地名。15.山名。参见“龜山”、“龜蒙”。
拼音
guī笔顺
丿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丿 丶 一 乚 𠃍 一 一 𠃍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guī的字 拼音为gui的字基础解释
1.動物名。爬行綱龜鱉目龜科。身體橢圓而扁,腹、背皆有硬殼。頭似蛇,四肢短,頭、尾和腳都可縮入甲殼內。行動遲緩,性耐飢渴,壽命長達百年之上。其肉可食,殼可入藥。古時常灼龜甲以占卜,故稱為“靈物”。2.罵人的話。唐朝樂戶戴綠頭巾,後因龜的頭部亦為綠色,故用以比喻開設妓院的男子,及妻子不貞的人為“龜”。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十八•廢家子孫詩》:“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夫兔撐目望月而孕,則婦女之不夫而妊也。”清•徐珂《清稗類鈔•娼妓類•天津之妓》:“北幫女閭自稱曰店,其龜、鴇曰掌櫃。”3.二一四部首之一。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龜-中華語文大辭典龜龟1ㄍㄨㄟɡuī1.爬行動物名。身體扁平,呈橢圓形,腹、背部有甲殼,四肢短,趾有蹼。頭、尾和腳能縮入甲殼內。多棲息在水邊,壽命很長。種類很多,常見的有烏龜、水龜等。2.罵人的話。[例]~兒子|烏~王八。3.▲長時間待在某地。[例]他整天~在圖書館裡作報告。4.▲形容事件進行遲緩。[例]~速|他整理房間的動作很~。5.二一四部首之一。龜龟2ㄐㄩㄣjūn(田地、皮膚等)因寒冷或乾燥而裂開。通「皸」。龜龟3ㄑ丨ㄡqiū參見【龜茲】。
龜-辞源3【龜】18画 2711·71.guī ㄍㄨㄟ 居追切,平,脂韻,見。之部。㊀烏龜。又稱水龜。腹背皆有硬甲,頭尾和四肢能縮入甲内,耐飢渴,壽命很長。古人以龜爲靈物,灼龜甲以卜,謂卜爲龜。左傳 僖四年:“筮短龜長,不如從長。”參見“四靈①”。㊁古代用龜甲作貨幣。廣雅 釋詁:“龜、貝,貨也。”參見“龜貝”。㊂印章以龜爲紐,故亦稱龜。漢 揚雄 太玄二 格:“龜緺厲。”注:“龜爲印,緺爲綬。”文選 晉 潘安仁(岳)馬汧督誄:“剔子雙龜,貫以三木。”注:“爲督守及關中侯,故雙龜也。”㊃指獸類背部隆起部分。左傳 宣十二年:“麋興於前,射麋麗龜。”疏:“龜之形背高而前後下,此射麋麗龜,謂著其高處。”㊄詈人之詞。明 陶宗儀 輟耕錄二八 廢家子孫詩:“宅眷皆爲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參閲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十二 縮頭烏龜。㊅星名。屬東方七宿之尾宿。宋史 天文志三 二十八舍上:“龜五星,在尾南,主卜,以占吉凶。”2.jūn ㄐㄩㄣ 集韻俱倫切,平,諄韻,見。之部。皮膚因寒冷或乾燥而坼裂。通“皸”。莊子 逍遥遊:“宋人有善爲不龜手之藥者。”3.qiū ㄑㄧㄡ 集韻祛尤切,平,尤韻,溪。之部。見“龜₃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