龕
拼音:kān
释义:1.供奉神佛或神主的石室或小阁子。2.泛指墙上小室。参见“龕室”、“龕壁”。3.塔下室。指僧人的墓穴。4.僧人的棺。即塔状盛尸器。5.小的窟穴或房屋。6.通“堪”。能。7.通“戡”。平定。8.用同“嵌”。镶嵌。9.山名。在浙江省萧山市东。
拼音
kān笔顺
丿 ㇏ 一 丨 𠃍 一 丶 一 丶 丿 一 丨 𠃌 一 一 一 ㄣ 一 乚 一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kān的字 拼音为kan的字基础解释
见“龛”。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龕-中華語文大辭典龕龛ㄎㄢkān供奉神位、佛像的小閣子或石室。[例]神~|佛~|石~。
龕-辞源3【龕】22画 8021·1 kān ㄎㄢ 口含切,平,覃韻,溪。侵部。説文作“ચբ\u001D。㊀容納,盛受。方言四:“鋡、龕,受也。齊 楚曰鋡,揚 越曰龕。受,盛也。猶 秦 晉言容盛也。”㊁通“戡”。平定。漢 揚雄 法言 重黎:“或問 義帝初矯,劉龕 南陽,項救 河北,二方分崩,一離一合,設 秦得人如何?”㊂供奉佛像或神主的石室或小閤。北周 庾信 庾子山集十二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大都督 李允信者,……乃於壁之南崖梯雲鑿道,奉爲亡父造七佛龕。”宋史 禮志四 明堂:“郊壇第一龕者在堂,第二、第三龕設於左右夾廡及龍墀上。”參閲 唐釋 慧琳 一切經音義二七 妙法蓮華經 見寶塔品 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