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
拼音:yín
释义:1.牙龈,牙床,牙根上的肉。
组词
龙龈 龈腭 重龈 齿龈 龈龈 嚼牙龈 嚼穿龈血 龈龈计较 嚼齿穿龈 龈齿弹舌拼音
yín笔顺
丨 一 丨 一 丿 丶 ㇄ 丨 𠃍 一 一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kěn的字 拼音为ken的字基础解释
牙龈。详细解释
〈名〉
牙根肉,牙龈 。围绕牙颈及覆盖上下颌牙槽的组织;泛指牙槽及其四周的软组织
琢齿依龈,三岁无君。——《太玄·密》
又如:龈龈(争辩的样子;欢笑的样子);龈齶(牙床和腭。比喻事物的根底)
1. 龈 [yín]
- 龈 [yín]
牙根肉,牙龈 。围绕牙颈及覆盖上下颌牙槽的组织;泛指牙槽及其四周的软组织
琢齿依龈,三岁无君。——《太玄·密》
又如:龈龈(争辩的样子;欢笑的样子);龈齶(牙床和腭。比喻事物的根底)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龈龈-汉语大词典龈龈(I)1.戏笑貌。
●汉扬雄《太玄·争》:“争射龈龈。”
范望注:“龈龈,戏笑之貌。”一说恭让貌。
司马光集注:“龈与訚同,訚訚,恭让貌。”
2.争辩貌。
●清梅曾亮《<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庄庄乎不自枉以导人,而不龈龈于崖岸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大》:“一日,见王大来索负。周厉声但言无钱,王忿而去。家人问之,始知其故。共以鬼神无情,劝偿之。周龈龈不可。”
●李大钊《青春》:“然而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
龈龈(II)咬啮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石起,牵之而出,以刀断索抽之。狐痛极,齿龈龈然。”
●清陆长春《香饮楼宾谈·湘潭狐》:“口大于盆,齿龈龈若利锯,嚼鬼腿如啖甘蔗。”
同:齦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ín
1、[牙龈]yá yín
也叫齿龈。通称牙床。包住牙颈的黏膜组织。粉红色,内有很多血管和神经。
2、[齿龈]chǐ yín
即牙床,包住齿颈的粉红色黏膜组织。
3、[龈腭]yín è
1.牙床和腭。泛指口腔。 2.凹凸不平貌。
4、[龈割]yín gē
谓啃咬取食。
5、[龈交]yín jiāo
经穴名。别名“齿龈筋中”。属督脉。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有上唇系带;有上唇动、静脉;布有上颌内槽神经分支。主治齿龈肿痛,口臭,齿衄,处鼻渊,面赤颊肿,唇吻强急,面部疮癣,两腮生疮,癫狂,项强。向上斜刺0。2~0。3寸;不灸。
6、[龙龈]lóng yín
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
7、[重龈]zhòng yín
幼儿牙根发炎之症。
8、[龈齶]yín è
1.牙床和腭。泛指口腔。唐 卢肇《海潮赋》:“呀焉若天地之有齦齶。”清 唐孙华《捕鼠》诗:“我貍行长成,猛气生齦齶。” 2.凹凸不平貌。宋 韩驹《入鸣水洞循源至山上》诗:“我欲蹋惊湍,下穷齦齶石。”宋 叶适《送郑景元》诗:“岁月歷悠长;根株见齦齶。”清 梅曾亮《游小盘谷记》:“由寺北行至 卢龙山,其中阬谷洼隆若井灶齦齶之状。”
9、[龈齴]yín yǎn
牙龈外露。比喻陡峭的岩壁。
10、[龈齿弹舌]yín chǐ dàn shé
龇牙咧嘴地咒骂。
11、[嚼穿龈血]jiáo chuān yín xuè
形容十分仇恨。
12、[龈龈计较]yín yín jì jiào
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同“斤斤计较”。
13、[嚼齿穿龈]jiáo chǐ chuān yín
齿:牙齿。穿:咬破。龈:牙龈。紧咬牙齿,竟咬破了牙龈。形容对敌人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