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fū

释义:1.脚背。2.毛笔杆下端栽毛的部分。

组词

跗骨 跗面 跗蹋 足跗 跽跗 跗萼 跗鄂 跣跗 宝跗 跗萼联芳 跗萼连晖 跗萼载韡

拼音

笔顺

𠃍 丿

同音字

拼音为fū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基础解释

脚背:~骨。~面(脚面)。

详细解释

〈名〉

  1. 脚背

    蹶泥则没足灭跗。——《庄子·秋水》

    又如:跗注(古代的一种长兵服)

  2. 足 。

    如:跗面(脚面);跗蹋(以足踏地);双跗(双脚)

  3. 物体的足部。通“柎”

    朱跗黄实,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六。——《管子·地员》

    又如:鼓跗(鼓架)

  4. 泛指条状物的末端 。

    如:剑跗(剑的握手处)

  5. 花萼

    衔素蕊于青跗。——南朝齐· 沈约《郊居赋》

    又如:跗萼(花萼与子房。亦指花朵);跗萼联芳(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6. 另见 fú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跗-中華語文大辭典

跗ㄈㄨfū足;腳背。[例]~骨︱~面。

跗-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跗fū
脚背:~骨|~面(脚面)。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跗骨]fū gǔ

组成足的后半部的 短骨。相当于手的腕骨。在人体,有七块,排成三列。

2、[岐跗]qí fū

古代良医 岐伯 和 俞跗 的并称。亦喻指良医。

3、[鼓跗]gǔ fū

鼓架的四足。借指鼓架。《左传·宣公四年》:“伯棼 射王,汏輈,及鼓跗,著於丁寧。”刘文淇 疏证:“疏云:‘车上不得置簨簴以悬鼓,故为作跗,若 殷 之楹鼓也。’如疏説,则跗谓鼓足。”杨伯峻 注:“鼓跗犹今之鼓架。”

4、[朱跗]zhū fū

红色花萼。跗,通“柎”。

5、[喻跗]yù fū

古名医。传说为 黄帝 时人。

6、[跗面]fū miàn

脚面。

7、[足跗]zú fū

脚背。

8、[丹跗]dān fū

指红色的花托。《全唐诗》卷七八四载 神龙 从臣《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诗:“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 明 刘基 《蒋山寺十月桃花》诗:“琳宫玉座同黄土,絳蕋丹跗自緑苔。”

9、[跗蹠]fū zhí

鸟类的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通常没有羽毛,表皮角质鳞状。

10、[萼跗]è fū

萼,花萼;跗,通“柎”,花萼房。比喻兄弟。

11、[跗跖]fū zhí

鸟类的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通常没有羽毛,表皮角质鳞状。

12、[石跗]shí fū

碑下石基座。

13、[跗鄂]fū è

见“跗萼”。

14、[宝跗]bǎo fū

称天子所用的笔。跗,笔杆下端栽毛的部分。

15、[跣跗]xiǎn fū

露出脚背。犹赤脚。

16、[卢跗]lú fū

春秋 时良医 卢扁 和相传 黄帝 时良医 俞跗 的并称。

17、[跽跗]jì fū

屈膝跪倒。

18、[跗蹋]fū tà

以足踏地;以足顿地。

19、[骈跗]pián fū

双萼;并蒂。跗,同“柎”。

20、[绛跗]jiàng fū

亦作“絳趺”。红色花萼。

21、[跗注]fū zhù

古代的一种军服。《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 使 工尹襄 问之以弓,曰:‘方事之殷也,有韎韦之跗注,君子也。’”杜预 注:“跗注,戎服。若袴而属於跗,与袴连。”《国语·晋语六》:“鄢 之战,郤至 以韎韦之跗注,三逐 楚平王 卒。”韦昭 注:“跗注,兵服。自要以下,注於跗。”清 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二:“华不注,‘不’音‘跗’。跗注,戎服,山形似之,故以为名也。”

22、[俞跗]yú fū

传说为 黄帝 时良医。

23、[栗跗]lì fū

指栗花。跗,花萼的基部,代指花。

24、[踁跗]jìng fū

小腿。

25、[剑跗]jiàn fū

剑柄。

26、[跗萼载韡]fū è zǎi wěi

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跗的反义词 跗的近义词 跗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跗能组什么词
  • 跗能组什么词语
  • 跗可以组什么词
  • 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跗字可以组什么词
  • 跗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跗字能组什么词
  • 跗字能组什么词语
  • 跗字开头的成语
  • 跗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