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
拼音:pián
释义:1.两马并驾。参见“駢馬”。2.并列。3.并联;合并。参见“駢脅”。4.聚集;罗列。5.文体名。参见“駢文”、“駢四儷六”。指用骈体写成的文章,别于散文而言。起源于汉魏。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易于讽诵。迨南北朝,专尚骈俪,以藻绘相饰,文格遂趋卑靡。唐代以来,有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即骈文的一种。6.“騈”的新字形。
拼音
pián笔顺
一 丨 一 一 丨 𠃌 丶 丶 丶 丶 丶 丿 一 一 丿 丨同音字
拼音为pián的字 拼音为pian的字基础解释
见“骈”。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駢駢-辞源3【駢駢】衆多、茂盛貌。唐 李賀 歌詩編四 相勸酒:“來 長安,車駢駢。”宋 蘇洵 嘉祐集十四 張益州畫像記:“公在西囿,草木駢駢。公宴其僚,伐鼓淵淵。”
駢-中華語文大辭典駢骈ㄆ丨ㄢˊpián1.成雙的;對偶的。[例]~文|~體|~儷。2.〈書〉並列的。[例]~集|~肩|~進。3.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ián
1、[黨駢]dǎng pián
结党相连。《管子·四称》:“﹝昔者无道之臣,﹞迁损善士,捕援货人。入则乘等,出则党駢。”尹知章 注:“党駢,朋党而駢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