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diǎn

释义:1.亦作“奌”。2.小黑点。亦指小的痕迹。3.辱;污。4.涂抹、灭去。5.汉字的一种笔画。即“丶”。6.加点断句。7.点缀。8.中;着。9.加点标明。10.评论。参见“嗤點”、“指點”。11.液体小滴。12.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13.现代计时单位。一昼夜分为二十四点。14.滴注,下落。15.检验;查点。16.指点;启示。17.征调。参见“點兵”。18.蘸。19.乐器名。一种悬空敲击的乐器。形如小铜鼓,中间隆起,两边有孔系绳。用于报时,或用于合乐,击之以显节拍。参见“點子”。20.乐器名。一种特制响器,两端作云状,名为云板,也称点。旧时邸宅、官署以击点为集众报事的信号。参见“傳點”。21.节奏,节拍。22.燃点。23.点化。24.围棋术语。点眼。25.冲;泡。26.委放;选授。27.糕饼类小食、点心。28.犹踮。29.一触即离。参见“點水”。30.事物的方面或部分。31.上下略微摆动。参见“點頭”。32.指定。参见“點戲”。33.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34.印刷上计算活字及字模的大小的单位,约等于0.35毫米。35.点播;点种。36.小数点。如123.4读作一二三点四或一百二十三点四。37.几何学中指没有长度、宽度、厚度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直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都是点。38.量词。表示物量。39.量词。表示少量或不定量。40.量词。表示事项。41.跛。足瘸。

组词

點的 點解 點種 起點 點點搐搐 點金乏術 點水不漏 點鐵成金 點一點二 點指畫字

拼音

diǎn

笔顺

𠃍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diǎn的字 拼音为dian的字

基础解释

见“点”。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點點點-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點點點ㄉㄧㄢˇ ㄉㄧㄢˇ ㄉㄧㄢˇdiǎn diǎn diǎn刪節號「……」的口語表示法。通常用來作無法描述的情節刪略。如:「於是他們倆進了房間,底下的事就點點點了!」

點點-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點點ㄉㄧㄢˇ ㄉㄧㄢˇdiǎn diǎn①很小、很少。《野叟曝言.第六〇回》:「你點點年紀,怎舞得如此純熟?」②形容小而多。北周.庾信〈晚秋〉詩:「可憐數行鴈,點點遠空排。」③形容雨水一點一點的落下。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詞:「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iǎn

1、[點覷]diǎn qù

查看。《元典章·兵部一·正军》:“差官前去点覷,但有少数,定将元管头目取招治罪。”《三国志平话》卷下:“有报事人曰:‘国舅引千军来点覷 嘉明关 紫乌城。’”

2、[點染]diǎn rǎn

1.点笔染翰。指绘画。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武烈太子 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子,皆知姓名矣。”元 赵孟頫《桃源春晓图》诗:“瀛洲 仙客知仙路,点染丹青寄轻素。”清 孔尚任《桃花扇·题画》:“美人一去,庭院寂寥,正好点染,应酬画债。” 2.写作;修饰文字。宋 陆游《掩门》诗:“点染聊成字,呻吟仅似诗。”明《杀狗记·家门大意》:“点染新词别样锦,推敲旧谱无瑕玉。”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 3.染色;着色。《元典章·礼部五·阴阳学》:“﹝鞭子﹞用粉五色点染。”曹靖华《飞花集·点苍山下金花娇》:“大理 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 4.沾染;沾附。唐 郑损《星精石》诗:“苍苔点染云生靨,老雨淋漓铁溃痕。”宋 方夔《感兴》诗之十四:“秋夜不肯明,霜露畏点染。” 5.玷污;污染。唐 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反復归圣朝,点染无涤盪。”仇兆鳌 注:“虔 本心归王室,但一受伪命,无从洗涤。” 6.点缀;装点。杨朔《泰山极顶》:“万山丛中,时而点染着极其工细的人物。”庐隐《海滨故人》:“寂寞的松林和无言的海流,被这五个女孩子点染得十分热闹。” 7.打点。《负曝闲谈》第三回:“另外还有营官那边,号房里、门房里、厨房里,都得点染点染,把这位 柳老爷 弄了个家产尽絶。”

3、[點厾]diǎn dū

画家随意点染。是画花卉的一种技法。清 朱象贤《闻见偶录·没骨画》:“吴中 画花卉者,旧有二种。一曰点厾,一曰勾染。点厾者,随笔点抹,以成其花叶,甚不经意,自有生趣。”

4、[點補]diǎn bǔ

谓进食少量食品。《红楼梦》第六二回:“姑娘们玩一会子,还该点补些小食儿。”《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只这一顿,就撮了三大碗儿小米子粥,还点补了二十来个鸡子儿。”

5、[點逗]diǎn dòu

本谓句读标点,亦用以指叙述写作。狄平子《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故有叙述累千万言而仍含蓄不尽者,亦有点逗仅一二语而已发洩无遗者。”

6、[點汙]diǎn wū

暂未释义

7、[點照]diǎn zhào

1.查点。元 杨暹《西游记》第九出:“昴日鷄、房月兔,高低点照。”《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急起挑灯明亮,点照枕边,已不见了八个大锭。” 2.做斋。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不想有施主家请我做斋,待不去呵,恐怕误了道粮。徒弟,我分付你……我往施主家点照去也。” 3.点灯照明。《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山寺寂寥,翫银灯,佛前点照。”

8、[點畫]diǎn huà

1.文字之点与横竖等笔画。隋 王度《古镜记》:“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而非字书所有也。”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凡飞白以点画象物形,而点最难工。”清 刘毓崧《<古谣谚>序》:“语言在文字之先,故点画不先於声音,简札不先於应对。” 2.画家作画的一种技法。宋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滕昌祐》:“其画蝉蝶草虫,谓之点画,盖 唐 时 陆果、刘襃 之类也。”

9、[點存]diǎn cún

评点收藏。清 吴敏树《与篠岑论文派书》:“研生 老兄所点存,实皆足以问之当世。就以此本付刊,良可。”

10、[點辱]diǎn rǔ

点污;辱没。晋 束晳《补亡诗·白华》:“鲜侔晨葩,莫之点辱。”宋 苏辙《辞起居郎状》:“杜紘 虽才性鄙妄,点辱华要,而罪恶未著。”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六:“况摭无影之事,形於奏牘之间,媟褻至尊,点辱士类,此小辈餂刃,祇自伤耳。”

11、[點閘]diǎn zhá

查点。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左右,你与我一一点闸,再等老夫亲自看验。”《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限一年内务要完工,每日差厅头去点闸两次。”

12、[點檢]diǎn jiǎn

1.考核,查察。唐 杜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晓漏追趋青琐闥,晴窗点检白云篇。”《宋史·职官志三》:“绍兴 二年,詔於行在别置作院造器甲,令工部长贰提点,郎官逐旬点检。”明 胡震亨《唐音癸籤·法微三》:“古人诗有误用重韵、重字者,皆是失点检处,必不可借以自文。” 2.反省;检点。唐 韩愈《赠刘师服诗》:“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金 王若虚《<论语>辨惑一》:“昔有人自言一日三点检。”《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且 青 本武人,不知法律,纵有使过公用钱,必非故意偷谩,不过失於点检,乞特与免勘。” 3.查核,清点。宋 晏殊《木兰花》词:“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乱了多时,方才收脚,点检人数都在,单不见了 张委、张霸 二人。”清 盛锦《别家人》诗:“点检篋中裘葛具,预知别后寄衣难。” 4.校点;差发。《旧唐书·懿宗纪》:“魏博、何弘敬 奏当道点检兵马一万三千赴行营。” 5.官名。即都点检。《宋史·太祖纪》:“拜 太祖 检校太傅前殿都点检,以代 永德 ……夜五鼓,军士集驛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明 吕坤《呻吟语·治道》:“一世业官,苟且只於虚套搪塞,竟不嚼真味,竟不见成功,虽位至三公点检,真足媿汗学者思之。” 6.评论,指摘。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五:“从来士夫以小疵累大德者多矣。若使日慎一日,岂怕有人来点检耶!”

13、[點就]diǎn jiù

指派妥当。《水浒传》第七九回:“随即点就本部军兵,出城迎敌。”

14、[點茆]diǎn máo

道教的一种点金术。宋 何薳《春渚纪闻·序丹灶》:“故后人以煅粉点铜者,名其法曰丹阳。以死砒点铜者,名其法曰点茆。”宋 何薳《春渚纪闻·点铜成庚》:“尝於 焦山 与僧 法全 语及点化,而 全 云:‘我术正是点茆耳。’”

15、[點注]diǎn zhù

1.点染注色。《艺文类聚》卷九一引 三国 魏 锺会《孔雀赋》:“五色点注,华羽参差。”唐 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宋 王安石《胡笳十八拍》之十七:“点注桃花舒小红,与儿洗面作华容。” 2.注入。明 文震亨《长物志·香茗》:“汤瓶,铅者为上,锡者次之,铜者亦可用,形如竹筒者,既不漏火,又易点注。”

16、[點留]diǎn liú

指名留下。唐 王建《宫词》之三一:“十三初学擘箜篌,弟子名中被点留。”清 吴伟业《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碧玉班中怕点留,乐营门外 卢家 泣。”

17、[點發]diǎn fā

1.一字有数音,其音义异时,于字旁用点或圈以示其变化。平声左下,上声左上,去声右上,入声右下。唐 颜师古《匡谬正俗·副》:“副贰之字,副字本为福字……后之学者,不知有福字,翻以副贰为正体,副坼为假借,读《诗》‘不坼不副’,乃以朱点发副字已乖本音。”唐 张守节《史记正义·发字例》:“古书字少,假借盖多。字或数音,观义点发,皆依平上去入……如字初音者皆为正字,不须点发。” 2.犹点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马长胜 把机枪交给弹药手,说:‘瞄准,他一露头你就打。点发!’”刘波泳《秦川儿女》第四八章:“﹝ 秦玉刚 ﹞就照着 斜眼狼 的光脑袋,补了两个点发。”

18、[點茶]diǎn chá

1.犹泡茶。宋 蔡襄《茶录·熁盏》:“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水浒传》第二四回:“王婆 一边自点茶来吃了。”清 卓尔堪《题昝抱雪塞游图》:“塞上点茶酥酪香,沙中祖帐列红妆。” 2.指备办茶饭。《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酒自酒,汤自汤,醃鸡不要混腊獐。日下天色且是凉,便放五日也不妨。待我留些整齐的,三朝点茶请姨娘。” 3.点抹茶食。明 王錡《寓圃杂记·脂麻通鉴》:“盖 吴 人爱以脂麻点茶,鬻者必以纸裹而授。”

19、[點葉]diǎn yè

1.叶上出现斑点。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麻》“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原注:“故墟亦良,有点叶夭折之患,不任作布也。” 2.中国画中画叶的技法。有介字点、个字点、菊花点、梅花点等,均象其形。明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画诀》:“北苑 画杂树,止只露根,而以点叶高下肥瘦,取其成形。”清 方薰《山静居画论》上:“点叶尤须手熟。有匀整处,有洒落处。用笔时,在收放得宜。”

20、[點青]diǎn qīng

指在皮肤上刺字或刺各种图形,填以青色。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黥》:“上都街肆恶少,率髠而肤札,备众物形状……今京兆 薛公 元赏,上三日,令里长潜捕,约三十餘人,悉杖杀,尸于市。市人有点青者,皆灸灭之。”

21、[點主]diǎn zhǔ

旧俗丧礼之一。填写神主上“主”字上端之点。《金瓶梅》第六五回:“西门庆 易服,备一对尺头礼,请帅府 周守备 点主。”《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又请 姜副使 点主 刘游击 祀土。”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而且还要老夫子戴上顶子给他点主。”

22、[點收]diǎn shōu

查点接收。清 李玉《一捧雪·势索》:“镇日为这些朝廷的事体,官府的陞降,票写本章,点收礼物,再不得闲哩。”

23、[點歌]diǎn gē

指定歌曲名或同时指定演唱者,听取演唱。《新民晚报》1992.10.2:“点歌,作为一种温馨的感情传递方式正走进都市的千家万户。”

24、[點除]diǎn chú

点名授官。明 王衡《郁轮袍》第三折:“则我是 曹崑崙,琵琶第一手,御笔点除,做了第一 曹博士。”

25、[點中]diǎn zhōng

点名选中。《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甄希贤 ﹞叫将出来看时,头一名就点中了 春花。”

26、[點放]diǎn fàng

1.燃放。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时遇元宵节令,预赏丰年,城里城外,不论官家民户,都要点放花灯,与民同乐。”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宫中元宵,上鼇山顶上之灯,例点放神器三位,则监工事也。” 2.查点释放。清 袁枚《新齐谐·红花洞》:“復有一人乘骏马约束如军官,持令箭,呼云:‘奉上帝命,烦君点放洞犯,幸勿辞劳!’”

27、[點種]diǎn zhǒng

点播种子。播种的一种方法。每隔一定距离挖一小坑,放入种子。然后覆盖。也叫点播。古华《芙蓉镇》第一章:“镇上的小学生们就刨了芙蓉树根点种蓖麻。”

28、[點饑]diǎn jī

亦作“点飢”。稍微吃点东西解解饿。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我恰纔送些茶饭与俺哥哥且点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朱三 平日卖汤粉,这五虎日日在衙门前后走动,时常买他的点飢。”茅盾《全运会印象》:“这里什么都有,点饥的解渴的,甚至于消闲的。”

29、[點瑟]diǎn sè

瑟。因 曾点 善鼓瑟,故称。徐嘉《书归玄恭万古愁后》诗:“盆花浮红篆烟清,点 瑟不鼓 牙 琴停。”

30、[點筆]diǎn bǐ

犹染翰。唐 杜甫《重过何氏》诗之三:“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宋 苏轼《次前韵送程六表弟》:“忆昔江湖一钓舟,无数云山供点笔。”清 钮琇《觚賸·汤素畹》:“画軫文楸,藉以永日,偶尔点笔,輒亦悲艳。”

31、[點鬼]diǎn guǐ

见“点鬼簿”。

32、[點明]diǎn míng

1.启示;说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所以 唐解元 有这首诗,也是点明世人的意思。”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十:“不点明,可能她真的以为开玩笑哩。” 2.查点明白。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承事上司》:“发行时,命该吏对面点明,入封粘实,以防夹带改写。”

33、[點拍]diǎn pāi

音乐的节拍。唐 南卓《羯鼓录》:“若製作诸曲,随意即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拍。”

34、[點景]diǎn jǐng

点缀;装饰。明 袁宏道《答李酉卿书》:“丘大 狼狈乃尔,恐 阎罗 亦用他不着,留与世间点景而已。”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其下养苔如鍼,点以小石,谓之花树点景。”

35、[點璧]diǎn bì

白璧的斑点。比喻美中不足。明 徐渭《缇芝赋》:“恐盛德之点璧,惟傴步以循墻。”

36、[點指]diǎn zhǐ

按手印。《水浒传》第二六回:“叫他两个都点指画了字,就叫四家邻舍书了名,也画了字。”

37、[點觸]diǎn chù

触动。郭沫若《文艺论集·神话的世界》:“但它偶尔一点触到诗人的心机,便成就了一幅绮丽的织锦。”

38、[點募]diǎn mù

召募兵丁。《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三年》:“自变两税法以来,藩镇、州、县多违法聚歛。继以 朱泚 之乱,争榷率、征罚以为军资,点募自防。”《宋史·李昉传》:“所至点募,人情若有不安,即须少缓,密奏取裁,庶免后患。”

39、[點射]diǎn shè

用机关枪、冲锋枪等自动武器,进行间歇的单发射击。陶尔夫《伐木者的旅行》:“‘砰砰--卡--卡、卡卡!’像机关枪点射似的,从我们背后响了起来,贪嘴的啄木鸟,就是在晚上也不愿休息。”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周大勇 爬到山洞口,用驳壳枪准确地点射,一枪一个,枪响敌人倒。”

40、[點白]diǎn bái

1.玷污清白。南朝 宋 鲍照《代白头吟》:“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2.一种泡茶方法。清 黄遵宪《游箱根》诗:“点白茶始尝,堆红果初熟。”钱仲联 注引《日本国志·物产志注》:“点茶之法,始於 陆羽 ……法以抄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迴环击拂,汤上盏可四分而止,眎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者为絶佳。”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點的反义词 點的近义词 點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點能组什么词
  • 點能组什么词语
  • 點可以组什么词
  • 點可以组什么词语
  • 點字可以组什么词
  • 點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點字能组什么词
  • 點字能组什么词语
  • 點字开头的成语
  • 點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