攛
拼音:cuān
释义:1.抛掷。2.怂恿,教唆。参见“攛掇”。3.奔跑;逃窜。4.交上。特指参加科举考试完了卷子。5.凑集。6.混杂;掺杂。7.长出;伸出。8.谓气味浓烈透入鼻内。9.急促或匆忙地做。10.方言。发怒;发脾气。也写作“躥”。如:老婆儿撺啦:“你……你成心气死我呀!”。11.用同“躥”。跳。12.将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煮一下就捞出来。13.宋金元时捶丸游戏中击球的长棒。
拼音
cuān笔顺
一 亅 ㇀ 丶 丶 ㇇ 丿 丶 丿 丨 一 𠃍 一 一 𠄌 丶 丶 𠄌 丶 丶 ㇂同音字
拼音为cuān的字 拼音为cuan的字基础解释
见“撺”。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攛-中華大字典1、攛讀音:敗亂切,音爨,翰韻。七丸切,音鋑,寒韻。釋文:
❶擲也。見《集韻》。
❷俗謂誘人爲非曰~掇。
1、攛讀音:敗亂切,音爨,翰韻。七丸切,音鋑,寒韻。釋文:
❶擲也。見《集韻》。
❷俗謂誘人爲非曰~掇。
2、僤釋文:同攛。見《篇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uān
1、[點攛]diǎn cuān
犹点窜。明 汪本钶《续刻李氏书序》:“先生一生无书不读,无有怀而不吐。其无不读也,若飢渴之於饮食,不至於飫足不已;其无不吐也,若茹物噎而不下,不尽至於呕出亦不已。以故,一点攛自足天下万世之是非,而一欬唾实关天下万世之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