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lí

释义:1.〈文〉众;众多。2.〈书〉黑中带黄的颜色。3.见“黎族”。我国少数民族,参看附表。4.(Lí)姓。5.接近。

组词

巴黎 黎明 黎族 黎民 黎布 黎旦 黎刀 黎豆 黎兜鍪 黎朦子 黎母山 黎丘鬼 饤坐黎 黎丘丈人 黎丘老丈 黎庶涂炭 黎山老姆 黎园子弟 黎民百姓 花黎胡哨 阿黎耶识

拼音

笔顺

丿 丿 丿 𠃌 丿 丿 丿
上部左右紧靠;右边部分取左斜势。中部撇捺起笔相接,左右舒展;下部竖钩居中而正。

同音字

拼音为lí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基础解释

1.众多:~庶。 2.黑色:~黑。 3.黎族。

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从黍,利省声。本义:黍胶。以黍米制成。古代用以粘履)

  2. 假借为“齐”。众多,数目很多

    民靡有黎,具祸以烬。——《诗·大雅·桑柔》

    黎,众也。——《尔雅》

    黎民于变时雍。——《书·尧典》。传:“众也。”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礼记·大学》。注:“众也。”

    觉悟黎烝。——《汉书·司马相如传》。注:“黎烝,众庶也。”

    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又如:黎庶(民众;百姓);黎氓(黎民,人民);黎甿(黎民,人民);黎首(黎民·黔首)

  3. 颜色黑中带黄

    土青曰黎。似黎草色也。则谓借为藜。——《释名》

    今王播弃黎老。——《国语·吴语》。注:“东棃寿征也。”

    厥土青黎。——《书·禹贡》

    面目黎黑。——司马迁《史记》

  4. 老,年纪大。通“梨”、“耆”

    黎,老也。——《方言十二》

    又如:黎老(老人)

〈动〉

  1. 粘 。古时用黍米打糨子,用来粘鞋子

    古人作履,粘以黍米,谓之黎。——宋· 罗愿《尔雅翼》

  2. 比及,等到

    黎明,围宛城三匝。——《史记·高祖本纪》

〈名〉

  1. 古诸侯国名 ,在今山西黎城,一说在今长治西南

    黎侯寓于 卫。——《诗·邶风·式微》

  2. 少数民族名,住在海南岛 。

    如:黎弓(黎族人所使用的弓箭);黎单(黎族人所织青红相间的木棉布)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黎-中華語文大辭典

黎ㄌ丨ˊlí1.〈書〉黑色。[例]~黑。2.〈書〉眾多。[例]~民。3.即將。[例]~明。4.指黎族。大陸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海南、貴州等地。5.姓。

黎-中国神话大词典


神名。见“绝地天通”(254页)。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黎明]lí míng

时间词。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即起。~时分。

2、[黎民百姓]lí mín bǎi xìng

“黎”,《尔雅》释为“众”,故“黎民”即众民,乃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之俗称。

3、[黎民]lí mín

古代泛指民众。

4、[黎庶]lí shù

百姓;民众。

5、[黎族]lí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11万(1990年)。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有本民族语言,1949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建有海南省白沙、昌江、东方、乐东、陵水黎族自治县等自治地方。

6、[昌黎]chāng lí

1.唐 韩愈 世居 颍川,常据先世郡望自称 昌黎(今 河北省 昌黎县)人;宋 熙宁 七年诏封 昌黎伯,后世因尊称他为 昌黎先生。唐 韩愈《送陆歙州》诗序:“於是 昌黎 韩愈 道愿留者之心,而泄其思。”明 陈汝元《金莲记·构衅》:“绍 昌黎 之道脉,岂兴八代之衰!”清 周亮工《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志,文则力追 昌黎、柳州。”马其昶《<古文辞类纂标注>序》:“昌黎 论文,务去陈言。” 2.借指 韩 姓。宋 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按,此“昌黎”指 韩肖胄。

7、[黎黑]lí hēi

见〖黧黑〗。

8、[黎首]lí shǒu

黎民。

9、[黎单]lí dān

黎 族人所生产的一种用作卧具的杂色织品。

10、[黎伯]lí bó

复姓。

11、[远黎]yuǎn lí

远方之民。唐 沉佺期《则天门赦改年》诗:“歌舞将金帛,汪洋被远黎。”

12、[颇黎]pō lí

1.指状如水晶的宝石。 2.亦作“颇瓈”。玻璃。

13、[黎俗]lí sú

黎 人习俗。

14、[黎幔]lí màn

黎 族人制作的幛幕。详“黎幕”。

15、[黎老]lí lǎo

老人。

16、[民黎]mín lí

黎民。

17、[迦黎]jiā lí

见“迦利”。

18、[黎黄]lí huáng

指黄鹂。《晋书·郭璞传》:“夫欣黎黄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

19、[黎声]lí shēng

民众的声音。

20、[狐黎]hú lí

见“狐棃”。

21、[黎幕]lí mù

黎 族人所生产的一种可作幛幕的精致织品。

22、[黎邑]lí yì

指 殷 代诸侯国 黎国。

23、[黎玄]lí xuán

见“黎元”。

24、[黎烝]lí zhēng

亦作“黎蒸”。黎民,众民。

25、[遗黎]yí lí

1.亦作“遗黧”。亡国之民。《晋书·地理志下》:“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并侨置牧司,在 广陵 丹徒 南城,非旧土也。”唐 唐彦谦《邓艾庙》诗:“昭烈 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 譙周。”清 方文《宋遗民咏·吴子昭雯》:“是时草莽间,尚有遗黎在。” 2.指沦陷区的人民。宋 苏辙《送李诚之知瀛州》诗:“往事安足惩,遗黎待公保。” 3.劫后残留的人民。《旧唐书·裴度传》:“度 乃约法,唯盗贼鬭杀外,餘尽除之,其往来者,不復以昼夜为限,於是 蔡 之遗黎始知有生人之乐。”金 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时甫离兵火,遗黎反侧未安。”清 杨潮观《汲长孺矫诏发仓》:“难得大人肯援之以手,只是等你事毕回来,方去陈奏,此间残喘遗黎,早都饿死,还救得甚来?” 4.后世百姓。三国 魏 曹植《玄畅赋》:“逸千载而流声,超遗黎而度俗。”明 张居正《神母授图万年永赖颂》:“无留巨浸,痛我遗黧。”明 魏时亮《平壤拜箕子墓并访井田遗迹》诗:“旧井存 殷 画,遗黎尚古风。”章炳麟《沉荩哀辞》:“哀我遗黎,不絶如系。”

26、[黎杖]lí zhàng

用藜的老茎制成的手杖。黎,通“藜”。

27、[黎瘼]lí mò

谓民间疾苦。

28、[黎氓]lí méng

亦作“黎萌”。黎民。

29、[黎歌]lí gē

黎 族人所唱的山歌。

30、[黎弓]lí gōng

黎 人所用的弓。

31、[黎献]lí xiàn

黎民中的贤者。

32、[黔黎]qián lí

指平民百姓。黔:黔首。黎:黎民。

33、[终黎]zhōng lí

复姓。

34、[黎话]lí huà

广东西部与广西边界有一类语言,称黎话。

35、[冻黎]dòng lí

冻梨。

36、[孑黎]jié lí

遗民;残存的百姓。

37、[黎赤]lí chì

1.黎民赤子。 2.黑色和赤色。

38、[黎农]lí nóng

农民。

39、[黎涡]lí wō

指酒涡。黎,通“梨”。宋 朱熹《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自惊》诗之二:“十年湖海一身轻,归对黎涡却有情。”一本作“梨涡”。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柔情不为刚肠减,也似黎涡笑对时。”参见“梨涡”。

40、[青黎]qīng lí

1.青黑色。 2.泛指土色。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黎的反义词 黎的近义词 黎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黎能组什么词
  • 黎能组什么词语
  • 黎可以组什么词
  • 黎可以组什么词语
  • 黎字可以组什么词
  • 黎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黎字能组什么词
  • 黎字能组什么词语
  • 黎字开头的成语
  • 黎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