頷
拼音:hàn
释义:1.下巴。2.点头。表示允诺、赞许、领会等意。3.摇动。4.特指摇头。
拼音
hàn笔顺
丿 丶 丶 ㇇ 丨 𠃍 一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hàn的字 拼音为han的字基础解释
见“颔”。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頷-中華語文大辭典頷颔ㄏㄢˋhàn1.臉的最下部,在嘴和兩腮的下面。也作「頦」、「下頦」、「下顎」、「下頜」、「下頷」、「下巴」、「下巴頦」、「下巴頦兒」。2.微微點頭,表示允許之意。[例]~首|~頤。3.姓。
頷-漢語大字典頷
〔颔〕
《説文》:“頷,面黄也。从頁,含聲。”
hàn ㊀《廣韻》胡感切,上感匣。又胡男切。侵部。
(1)〔顑頷〕食不饱而面黄饥瘦。也单用作“頷”。《説文·頁部》:“頷,面黄也。”见“顑”。
(2)下巴。《方言》卷十:“頷、頤,頜也。南楚謂之頷,秦晋謂之頜,頤其通語也。”《素問·瘧論》:“陽明虚,則寒慄鼓頷也。”王冰注:“氣不足則惡寒戰慄而頤頷振動也。”唐白居易《馬上作》:“蹉跎二十年,頷下生白鬚。”巴金《家》三十八:“觉新坐在写字桌前两手支着下颔。”
㊁《集韻》五感切,上感疑。
通“顉”。点头。《集韻·感韻》:“顉,《説文》:‘低頭也。’或作頷。”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臨部》:“頷,叚借為顉。”《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逆於門者,頷之而已。”陸德明釋文:“頷,本又作顉。”按:《説文·頁部》“頷”下引作“顉”。宋蘇軾《寄題清溪寺》:“遺宫若有神,頷首然吾言。”茅盾《子夜》九:“吴芝生坐在他们两个对面,时时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