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
拼音:mài
释义: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种类较多,有大麦、小麦、黑麦、燕麦等,其籽实可磨成粉做面食,也可用来制糖、酿酒,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2.特指小麦。以上通称麦子。3.(Mài)姓。
组词
大麦 小麦 燕麦 黑麦 麦子 麦穗 麦苗 麦芽 麦秸 冬小麦 麦芽糖 麦克风 麦饭石 麦茬地 麦迪霉素 麦尔登呢 麦饭豆羹 麦金利山 麦克鲁亥 麦克鲁赫 麦克斯韦拼音
mài笔顺
一 一 丨 一 丿 ㇇ ㇏横画平行排列,竖画正直居中。撇画不宜太长;横撇与捺交叉点正对上竖,捺画收笔比撇画略低。
同音字
拼音为mài的字 拼音为ma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麦-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麥
麦-康熙字典麦
【亥集下】【麥字部】 麦
★【正字通】俗麥字。(麥)【唐韻】【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𠀤音脈。【說文】麥,芒穀,秋種厚薶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禮·月令】孟夏麥秋至。【蔡邕曰】百穀各以初生爲春,熟爲秋。麥以初夏熟,故四月於麥爲秋
◎又【前漢·武帝紀】勸民種宿麥。【註】師古曰:歲冬種之,經歲乃熟,故云宿麥。
◎又一種蕎麥,一名烏麥。南北皆種之,亦名荍麥。
◎又【爾雅·釋草】蘥雀麥。【註】卽燕麥也。
◎又【爾雅·釋草】大菊蘧麥。【註】大菊,一名麥句薑,卽瞿麥。
◎又姓。【隋書】有麥鐵杖。
★又【集韻】訖力切,音極。【詩·鄘風】爰采麥矣,沫之北矣
◎又【豳風】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又叶莫故切,音暮。【晉太和末童謠】白門種小麥,叶上路。○按麥从來不从夾,从夊不从夕。來象其實,夊象其根。俗作麥,非
◎又楊愼謂麥有昧音。引范文正公安撫江淮,進民閒所食烏昧草,謂卽今燕麥也。淮南謂麥爲昧,故史從音爲文,殊不知燕麥卽野稷也。升庵失考,乃引范文正所進烏昧草當之,蓋鳥昧草實蕨也。附辨於此。麥作夾下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