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
拼音:mài
释义:1.亦作“麦”。2.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用来磨成面粉,也可以用来制糖或酿酒,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多种。3.麦克斯韦的简称。4.姓。隋有麦铁杖。见《隋书》本传。
拼音
mài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丿 丶 丿 ㇏ 丿 ㇇ 丶同音字
拼音为mài的字 拼音为mai的字基础解释
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等多種,子實供磨麵食用,亦可用來制糖或釀酒。通常專指“小麥”(通稱“麥子”):~田。~收。~飯豆羹(指農家粗茶淡飯)。 2.姓。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麥-中華語文大辭典麥麦ㄇㄞˋmài1.植物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種類較多,有小麥、大麥、黑麥、燕麥等。籽實可以加工成麵粉,也可以製糖、釀酒。秸稈可以編織器物或造紙。通稱「麥子」。2.姓。3.二一四部首之一。
麥 -中国文化史辞典我國古代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有小麥、大麥、燕麥、黑麥之分,以小麥和大麥種植最普遍。上古時,小麥叫“來”,大麥叫“牟”。《詩經·周頌·思文》:“貽我來牟,帝命率育。”牟亦作“麰”。《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麥,播種而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