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
拼音:gāng
释义:1.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多指文件或言论)。2.从唐朝起,转运大量货物时,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的车辆、船只计数编号,叫作一纲。3.(Gāng)姓。4.生物学中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纲,如苔藓植物门分为苔纲和藓纲,脊椎动物亚门分为鱼纲、鸟纲、哺乳纲等。纲以下为目。
组词
政纲 大纲 纲纪 纲要 纲领 提纲 担纲 党纲 总纲 纲银法 生辰纲 纲纪仆 花石纲 顿纲振纪 客纲客纪 上纲上线 纲举目张 三纲五常 教学大纲 提纲举领 举纲持领拼音
gāng笔顺
𠃋 𠃋 ㇀ 丨 𠃌 丿 丶左窄右宽。“纟”撇向笔画平行。“冈”左短右长,横折钩的竖段稍长,“㐅”居中偏上,大小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gāng的字 拼音为gang的字基础解释
1.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最主要部分:提~挈(qiè)领。~举目张。 2.古指大批运输货物的组织:花石~。 3.生物分类系统所用等级之一。在门之下,目之上:鸟~。哺乳~。详细解释
(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冈声。本义:提网的总绳)
同本义
纲,维紘绳也。——《说文》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书·盘庚》
纲纪四方。——《诗·大雅·棫朴》。笺:“张之为纲,理之为纪。”
四方之纲。——《诗·大雅·卷阿》
举其宏纲。——《书·序》
纪纲之仆。——《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则鱼已囊矣。——《韩非记·外储说右下》
又如:纲挈目张(犹纲举目张);纲提领挈(提起网纲,挈住裘领。比喻抓住要领)
事物的关键部分,事理的要领
为政贵当举纲。——《北史·源贺传》
然洽闻之士,宜撮纲要,揽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文心雕龙·诸子》
熔则纲领昭畅。——《文心雕龙·熔裁》
法令为维纲。——《管子·禁藏》
又如:纲辖(朝廷中枢总要之职。唐、宋多指尚书省执政官);大纲(内容要点);一部两卷本的世界史纲
纲维;法度 。
如:纲条(法纪);纲理(纲纪;法度);纲网(纲维;法度);纲宪(法纪;法度)
生物分类中的一个大类,位于目之上,在现代分类中位于门或部之下,而在林奈分类法中为最高种类 。
如:鱼纲;鸟纲;哺乳纲
唐、宋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 。
如:茶纲;盐纲;纲盐(编队运送的大批食盐);纲运(成批运送大宗货物。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分若干组,一组称一纲)
系束
纲恶马。——《周礼·夏官》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纲-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反]目
纲-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綱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āng
1、[提纲]tí gāng
(写作、发言、学习、研究、讨论等)内容的要点:发言~。讨论~。
2、[纲常]gāng cháng
三纲五常的简称。
3、[大纲]dà gāng
1.纲领性的政策、法令:《土地法~》。 2.用简括的文字写出的著作、讲稿、计划等的主要内容。
4、[纲要]gāng yào
1.提纲:他把问题写成~,准备在会议上提出讨论。 2.概要(多用于书名或文件名):《农业发展~》。
5、[纲领]gāng lǐng
1.通常指政治纲领。即国家、政党或集团根据自身利益制定的最根本的政治目标和行动方针。 2.泛指某方面带根本性的指导原则。
6、[担纲]dān gāng
指在艺术表演或体育比赛中担任主角或主力,泛指在工作中承担重任:这部影片由著名演员~。方案设计由享有盛誉的建筑师~。
7、[纲目]gāng mù
大纲和细目:拟定调查~。《本草~》。
8、[党纲]dǎng gāng
政党的纲领,党章的总纲。规定政党的性质、政治目标、指导思想、路线方针等。
9、[上纲]shàng gāng
提高到原则的高度。
10、[总纲]zǒng gāng
1.总的纲领。 2.法规、章程中说明总的原则和要点的部分。
11、[政纲]zhèng gāng
政治纲领,它说明一个政党的政治任务和要求。
12、[纲纪]gāng jì
社会的秩序和国家的法纪:~有序。~废弛。
13、[朝纲]cháo gāng
朝廷的法纪:~不振。
14、[论纲]lùn gāng
论述的总纲。
15、[量纲]liàng gāng
旧称因次。物理量用基本量表示时,其关系式中的各个指数称为该物理量对所取基本量的量纲。如果取长度L、质量M和时间T为基本量,则加速度可用LT-2表示,对长度的量纲为1,对时间的量纲为-2。力可用LMT-2表示,对长度、质量、时间的量纲分别为1、1、-2。
16、[亚纲]yà gāng
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它位于纲和目之间。
17、[盐纲]yán gāng
旧时成批运输食盐的组织。
18、[纲辖]gāng xiá
朝廷中枢总要之职。
19、[头纲]tóu gāng
泛指优质春茶。
20、[纲船]gāng chuán
旧时成批载运货物之船队。
21、[九纲]jiǔ gāng
指九州。
22、[纲柄]gāng bǐng
犹主体,根本。
23、[法纲]fǎ gāng
佛教语。指戒律。
24、[纲维]gāng wéi
1.总纲和四维。比喻法度。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北齐书·循吏传·路去病》:“重以政乱时难,纲维不立,功臣内戚,请嘱百端。”《明史·张永明传》:“以整飭纲维为己任。”孙中山《兴中会宣言》:“盖 中国 今日政治日非,纲维日坏,强邻轻侮百姓。” 2.维系;护持。《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又深陈宜速召太尉 司马宣王,以纲维皇室。”《世说新语·言语》“陶公 疾篤,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刘孝标 注引《陶氏叙》:“侃 少有远概,纲维宇宙之志。”《魏书·彭城王勰传》:“诚宜永兼将相,以纲维内外。” 3.犹纲领。宋 朱熹《<中庸>章句序》:“歷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朱自清《白采的诗》:“这样才可绝断众流,独立纲维,将主人公自己整个儿一丝不剩地捧给我们看。” 4.寺庙中的司事僧。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又寺先有僧,不言姓名,常负束藳,坐卧於寺两廊下,不肯住院。经数年,寺纲维或劝其住房,曰:‘尔厌我耶?’”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卫公 言北都惟 童子寺 有竹一窠,纔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25、[纲署]gāng shǔ
管理纲运之官署。唐 代为各道转运使司。唐 赵元一《奉天录》卷二:“公(韩滉)虑敖仓之粟不继,忧王师之絶粮。遂于 浙江 东西,市米六百万石,表奏御史四十员以充纲署。淮 汴 之间,楼船万计。中原百万之师馈粮不竭者,韩公 之力焉。”
26、[都纲]dōu gāng
西藏 喇嘛的诵经室。
27、[题纲]tí gāng
汇报提纲:这是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工作时使用的一种,汇报人按照提纲中的纲目,加上脑海中记忆的具体材料,向领导人进行口头汇报。
28、[起纲]qǐ gāng
谓起运成批按字号编组的货物。一组称一纲。
29、[纲网]gāng wǎng
纲维;法度。
30、[纲法]gāng fǎ
明 万历 以后所实行的商人垄断食盐运销制。明神宗 时,因官收场盐不够,商人久候领不到盐,以致积引甚多。为疏销积引,万历 四十五年(1617年)实行纲法。将商人所领盐引编成纲册,分为十纲,每年以一纲行积引,九纲行新引。纲册许各商永远据为“窝本”,每年按照册上旧数派行新引,无名的不得加入。自此以后,食盐收买运销之权均归商人,并得世袭。清 道光 十一年(公元1831年)后一度为票法所取代,但不久又变相恢复。
31、[汉纲]hàn gāng
汉 代的纲纪。
32、[云纲]yún gāng
1.犹云丛。 2.华美的梁柱。喻组成文章的华词丽句。
33、[纲曹]gāng cáo
刑部属官之称。
34、[纮纲]hóng gāng
1.网索。 2.泛指网。
35、[曳纲]yè gāng
拖曳网渔具的绳索。常用的有麻绳、棕绳、钢丝绳等。
36、[星纲]xīng gāng
谓星的行列。
37、[周纲]zhōu gāng
周 代的法度。
38、[缉纲]jī gāng
治理政事的法度。
39、[天纲]tiān gāng
1.天的纲维。 2.帝位之统系,王朝之世系。 3.朝廷的纲纪。 4.星名。
40、[花纲]huā gāng
即花石纲。
近义词
gāng
1、[目]mù
1.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网眼;孔:八十~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之多。 3.看:~为奇迹。 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 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 6.目录:书~。药~。剧~。 7.名称:题~。名~。 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半之优获胜。 9.姓。